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总黄酮的测定, 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精确度及精密度较高的特点。当前黄酮类化合物测定的方法有直接测定法跟比色法。直接测定法直接以黄酮类化合物作为对照物测定样品中的此成分的含量, 比色法是将化合物加入显色剂后测定吸光度再进行换算测定, 其中通常用的显色剂有Al (NO3)3和AlCl3。直接测定法和比色法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样品中成分是否会与显色剂发生沉淀反应、样品成分的复杂性等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在NaNO2-Al(NO3)3-NaOH 体系中, 碱性条件经常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只有物质中含有邻二酚羟基, 并且邻二酚羟基的邻位没有取代时, Al(NO3)3比色法才在510 nm 左右有最大吸收。山楂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是目前调节血脂的保健品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而山楂中降血脂的主要功效成分为山楂黄酮。针对以山楂为原料的制剂,绝大部分使用了其中黄酮类成分。姜玉梅等人采用溶剂提取法技术手段,提取了山楂果中的黄酮类成分。但山楂果实中果胶含量很高,提取分离工作很困难。所以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山楂中的总黄酮。对其中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验证优选;建立以硝酸铝-亚硝酸钠为显色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总黄酮含量方法。通过以上研究,准确地检测出山楂中黄酮类有效成分,有效地利用山楂资源,提高山楂类制剂的技术水平。
2.2薄层色谱法(TLC)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的方法,薄层色谱法主要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可同时测定多个样品,跟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薄层色谱法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由于其影响因素较多,灵敏度和精确度方面不如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具有操作简便,取样量少,检出灵敏度高等优点。梁淑芳等人研究了山楂黄酮类化合物新的薄层色谱分离鉴定方法。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为展开剂,利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能使山楂黄酮完全分离。从山楂叶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斑点,山楂果中得到7个黄酮斑点,但二者的斑点不完全相同。与用正丁醇乙酸水415为展开剂的聚酰胺薄层色谱法比较发现,微乳薄层色谱法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果理想。黄酮类化合物是山楂果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对治疗脑血管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有资料表明,山楂黄酮类化合物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总有效率为94.4%,对降低血脂总有效率为85%,对治疗冠心病、心肌炎及心肌病等引起的早博总有效率为62.5%。此外,山楂黄酮也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抗自由基活性,是生产天然保健食品较为理想的添加剂。为山楂黄酮的简便、准确分离鉴定提供新的色谱方法,同时为进一步测定山楂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提供物质基础。
2.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极性大、沸点高、分子量大、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分析,是黄酮类化合物分离检测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具有效率高、灵敏度高、分离效率高等优点。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液体为流动相, 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中常用的色谱柱是C18 柱,对复杂化合物的分析经常采用梯度洗脱系统,实现高效率的分离,紫外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是黄酮类化合物分析中最常用的检测器,具有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宽,噪声低,适用于梯度洗脱的特点。李桂玲等人研究得出山楂中含有多种类黄酮,以游离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从山楂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药理及临床实验表明:山楂黄酮类化合物在抗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还可利用山楂开发出多种保健食品,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2.4毛细管电泳法(CE)
毛细管电泳是以毛细管作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作为驱动力的微分离分析技术,有多种分离的模式,毛细管区带电泳,胶束毛细管电泳,毛细管等速电泳,毛细管凝胶电泳等等。黄酮类化合物分离中经常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跟胶束毛细管电泳。分离中常用的缓冲溶液是硼砂,常用的缓冲体系有硼砂-氢氧化钠,硼砂-磷酸二氢钠,硼砂-硼酸体系,少量报道也使用过中性磷酸盐的体系。在碱性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中的顺式二羟基与硼酸形成带负电荷的硼酸类配合物,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移动。毛细管电泳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均适用于单体黄酮类成分的分析,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毛细管电泳法具有样品预处理简单、分析更快速的优点,但在分析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方便较高效液相色谱法稍差,也是目前黄酮类化合物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吴婷妮等人使用毛细管电泳法检测野菊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测定该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重要。大部分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复杂,相似度高,难以分离检测。目前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主要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5-7],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常遇到一些难题,如色谱柱容易污染,使用寿命短;有机溶剂消耗多;甚至有时采用梯度洗脱也难以实现组分的完全分离。毛细管电泳高效、快速、低耗、简便、抗污染、抗干扰能力强,是HPLC的一种很好的补充。
2.5其他方法
陈墨等人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的同时测定山楂叶中黄酮,研究了pH 跟静置时间等因素对黄酮分离的影响。邹节明等探究了山楂中总黄酮的共振散射光谱分析方法,得出结果该方法简便灵敏。孙仕萍等使用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了山楂叶当中总黄酮的含量。黄倩倩等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山楂中总黄酮含量,胡钢亮等使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直接测定山楂叶提取物粉末中总黄酮的含量。
三、结语
黄酮类的化合物是药理活性特别广泛的一类化合物,人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都从食物中获得, 研究食物跟人体液里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的测定方法十分重要,如何快速、精准、简便、经济的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已经成为分析工作者的重要工作。鉴于目前的发展现况, 改善仪器设备的检测灵敏度跟准确性方面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山楂中黄酮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我国作为生产为山楂的国家,山楂来源充足,成本低所以充分利用山楂这一大片可再生的资源去生产保健药物是非常有前景的。所以需要研究人员努力去寻找过程更简便,成本更低,而且产率更高的工艺提取方法去提取山楂叶中的黄酮类物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山楂并使它走向市场提供理论及技术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陶陶,张群林,李俊.中药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J].安徽医药,2007,11(11):1030-1032.
[2] 王东升,张世栋,苗小楼,等.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淫羊藿中总黄酮的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3, 41(17): 7471-7472.
[3] 李春红,田吉,何兵,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黄酮的含量[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8): 954-956.
[4] 吕凛,陶宁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桔皮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9,25(2):217-220.
[5] 时维静,李立顺,陆凤琪,等. 可见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复方总黄酮的比较[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6):1071-1073.
[6] 徐灵源,谢集照,谢云峰,等.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天葵药材总黄酮含量[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2): 88-90.
[7]王阳,吕晓丽,常福厚,刘超,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J] 呼和浩特内蒙古医学院药学院 药理学教研室) 1004-2113(2011)06-0572-03
[8]姜玉梅,王潇蕤,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中的总黄酮含量[J]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1007-1865(2009)04-0183-04
[9]徐颖,董文宾,张建华. 聚酰胺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定异黄酮[J]. 中国粮油学报,2005,20(5): 127-129.
[10]梁淑芳,马耀光,马柏林山楂黄酮的薄层色谱分离鉴定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0253-2417(2003)04-0086-03
[11]刘德胜,韩景田,吕志华,等. 落地生根黄酮类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39(32): 19747-19750.
[12] 章弘扬,张弛,王月荣,等.山楂中黄酮类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5):601-605.
[13] 杨必成,刘海,杨义芳,等.油菜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J].中草药,2011,4(12):2451-2455.
[14] 梁奕昌,义志忠,蔡志红,朱广一,硝基甲苯与硝基苯甲酸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
法分析,色谱,1997.17(4);397-398
[15]于世林,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
[16] 海平,苏雅乐其其格.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不同产地多叶棘豆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6):92-95.
[17] 吴婷妮,李俊,余长柱.毛细管电泳法检测野菊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 47(6): 734-737.
[18] 叶静,肖美添, 汤须崇,等.胶束毛细管电泳测定豆粕及发酵豆粕中大豆异黄酮含量[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3): 223-227.
[19] 周逸芝,刘训红,陈菲,等.胶束毛细管电泳测定龙柴方及其组方药材黄芩中4 种黄酮的含量[J].中草材,2013,36(2): 317-320.
[20] 陈墨,魏永锋,王晓莹,等.差分脉冲伏安法同时测定а-山竹黄酮和γ-山竹黄酮[J].分析试验室,2010, 29(1):95-98.
[21]王立娟,张世润.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及提取方法[J].中国林副特产,2002,(1):4748.
[22]万成志.山楂叶提取黄酮技术[J].应用科技,2000,(11):5.
[23]王威,张春利.从山楂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及其鉴定方法[J].食品科学,1994,(3):5355.
[24] 黄倩倩,潘瑞乐,魏建和,等.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黄芩中总黄酮及黄芩苷的含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29(9):2425-2428.
[25] 胡钢亮,吕秀阳,吴建国,等.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直接测定银杏叶提取物粉末中总黄酮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4,24(1):18-20.
山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概述 (8)(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