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经营效益的差距。外资零售企业的经营效益普遍好于国内企业。由于进入我国的外资零售企业规模庞大,进货批量大,又本着低价采购、低价销售的原则,加之经常采用买断方式进货,降低了供应商的风险,于是供应商愿意以更低的价格向它们转让自己的产品,因而以批量采购获取供应商的价格优惠,进货价格往往低于市场价格10-40%。另外,外资零售企业在经营管理上采用企业时点销售系统(POS)、管理信息系统(MIS)、附加值通讯网或电脑咨询网络系统(VAN)、电子交换系统(DEL)等一系列电子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更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零售企业在目前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作为买方处于市场优势地位,供应商不得不以多种优惠让利方式来维持和巩固与这些零售企业的关系,其中最常见的便是由零售商以代销形式销货,所有的市场风险都由供应商来承担。为了转移风险,供应商往往直接提高商品的供应价格,这也是导致我国本土零售企业的商品售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切使得外资零售企业经营效益明显好于内资企业,尤其在销售增长方面外资零售企业明显占优势。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2005年的调查,在这些超市企业中,国内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9.6%,外资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3%。从每平方米平均销售额来看,外资企业为2.106万元,其中,台湾企业达到3.19万元,欧洲企业达到3万元;国内企业每平方米销售额仅为1.14万元。从利润额看,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0.91% ,连锁超市百强的净利润率为1.32%,而国外连锁超市平均利润率为2.22%。
参考文献
陈燕. 专业发展背景下教师实践知识的生成研究——基于教师课堂的案例分析[D]. 淮北师范大学, 2015.
周逸伦. 零售业连锁经营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分析[J]. 知识经济, 2014(1):80-80.
赵红洁. 外资进入对我国零售业竞争力影响实证分析[J]. 河北企业, 2014(9):42-43.
朱瑞庭.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如何对接“一带一路”——一个理论模型[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6(12):5-12.
罗旖颀, 卢宁, 余利琴. "五通"合作理念下国内零售业对接"一带一路"的模型理论构建[J]. 商业经济研究, 2017(20):31-33.
外国零售商业的进入对我国零售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2)(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