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英语备课组教学总结
厦门双十中学 王庆华
今年是新课改后第一次高考,在对试题题型和难度有一定的迷茫感的情况下,我们高三英语备课组按照计划扎扎实实地进行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的要求,不断地探索教法,调整训练方案,力求做到高效地进行复习,为高考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下是这学期以来高三备课组所开展的具体的几方面工作。
一、团结协作,互相学习,形成良好的氛围
我们有一个团结、合作的学科组,全体备课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备课组复习工作。在每周三下午集体的集体备课中,大家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共同对备课组的发展出谋献策,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加强研究,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全面推进教学
根据考试说明,结合近三年来的高考英语试题的命题思路和特点做了认真的研究和讨论,我们明确今年新高考这样的特点:更加注重了对学科能力和学科素质的要求;既遵循了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却又不拘泥于大纲;在知识测试方面,减少了纯语法性的试题,增加了更多的语境化因素;在能力测试方面,做了进一步挖掘和拓展;根据“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的基本思路,在试题要求思维创新性方面,也有一些尝试和探索。
在高考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分值占全卷的一半以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既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解答阅读理解题,也有助于解答完形填空。通过阅读理解训练,学生既可以巩固和加强各项英语基础知识,又可以学习到许多英语表达的方法和技巧,这些又是书面表达的基础。我们在英语复习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以培养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中心,以此带动英语复习质量的全面提高。我们没有把很多时间用在钻研语法和做单项填空的语法习题上,而是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完形的训练,除了周练,我们还定期在课上进行限时阅读训练。
三、夯实基础,发展能力,并有效地组织了词汇复习
新课改的一大特点是英语词汇量由原来的1900左右扩大到3600,可以说有飞跃性的变化。英语词汇十分繁杂丰富,如何做好词汇复习这一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复习时重点总结归纳词汇的词义和用法,并适度地扩大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并由点及面,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常用词的基本用法、搭配和意义,特别是那些用法和词义繁多、搭配能力强的常用基本词汇,尽可能争取训练到位、熟练运用。如归纳中学课本常用、常考词汇的基本用法、语法特点、适用条件以及相关知识点的异同比较,特别是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动词如: go,do , take , come 等及所搭配的动词短语。归纳复习之后,再配上高考考点及对应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词汇复习离不开理解记忆,我们要求学生不孤立地死记硬背单词,要明确用法,复习时做到词不离短语、词不离句,把记忆和使用结合起来。为了督促学生重视词汇,在高考前夕,我们按照字母顺序,对学生进行单词过关测试,收效不错。
四、以实践原则指导高考复习,强化专题训练,促进能力转化
在高考复习阶段,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语言实践的途径有许多,如听、说、读、写、背等。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我们很注意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我们大量的课堂时间着眼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知识的运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巩固所学内容。
* 听力每周除了考试以外,集中训练两次。
* 每周布置一套周末练习,包括单选、完型、阅读和书面表达等方面的内容,达到全面训练。
* 每周结合高考题复习一个语法专项
* 省质检后每周背诵一定量的美文,培养语感。
在选题上,我们从多种途径精选了设计严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的练习题,限时完成,保证质量。学生通过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分辨能力,增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解题技巧。
五、认真抓答题规范和答题习惯
英语学科150分有115分在答题卡上。为避免学生在高考中出现无谓的失误,在平时的练习中发现涂卡不合要求的学生,我们都进行严肃教育。另外,我们很重视学生良好答题习惯的培养。如:对英语作文老是得低分的学生,我们要求“看三遍”。第一遍,只看单复数;第二遍,只看时态、语态;第三遍,再看拼写、措词、大小写和标点。
六、关爱学生,树立信心
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我们关爱每个学生,给他们以信心、勇气。我们通过学生、班主任以及家长的频繁的交流,减轻学生了的高考综合症,使学生以饱满的心理参加高考。
七、重视培养年轻教师,充分挖掘新老师的潜力,充分发挥积极性
高三备课组共有11位老师,大部分是年轻教师,其中有部分是第一次上高三。年轻老
师谦虚好学,善于思考。老教师能作好表率作用,在教学经验上经常给予热情指导,做好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工作,年轻教师很快成长,如黄巧玲、杨令苇两位老师,虽然是第一次上高三,但是都能在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总之,全组老师团结协作、务实创新、目标坚定,圆满完成学校高三年级英语备课组的教学工作。当然,一年来也有值得改善之处,在今后年的教学中,我们将吸取经验,取长补短,为今后的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
听力训练的策略
武夷山一中 张秀华
随着听力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同时听力又是教容易见成效的部分,怎样训练学生的听力便成了值得讨论的问题。而能否恰当地运用听力策略来复习,则是关系到听力训练成败的重要问题。 一般说来,造成学生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很多,如生词、复杂的句子结构、内容熟悉度、语速、背景杂音 和语音语调的变化等。一方面要突破在语音、语义、心理、文化悟力等四个方面的听力障碍,掌握"听"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也要讲究听力策略,针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学生水平,选用不同的策略,从而使学生的听力素质得以提高,为后期强化模拟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影响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及策略
⒈ 听力与词汇量
一般人总是认为,听得越多,听力理解能力越强。不容否认,多听确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种积极手段 ,但听力水平的高低不完全在于听的次数多少,也不完全在于听的内容长短、难易如何,它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而所有英语知识的基础便是词汇。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训练的基础,听力自然也不例外。听力理解中的每一个对话、语段、语篇都是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或词组。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能模仿出听到的发音,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便无法把与其所代表的符号的词
联系起来,也就无法得知符号所代表事物的意义。从理论上说,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因此,很抓词汇的教学就变的极其重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做好听写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⒉ 听读相关性
2009届高三英语备课组教学总结(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