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公路建设评述 50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回顾我国公路发展历程,对比世界公路发展趋势,可以认为,我国公路交通正处于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基础十分薄弱,我国公路建设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公路技术等级看,在全国公路总里程中还有近20万公里等外公路,等外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到14.4%,西部地区更高,达到21.8%,技术等级构成仍不理想。从行政区划分布看,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公路发展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总的来看,东部地区公路密度较大,高等级公路的比例也较高,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于中、西部地区水平。 因此,为逐步实现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目标,按照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需求,重点提高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公路技术等级,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扶持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本世纪末以至下世纪初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战略重点。
1.2设计概况
1.2.1 绵阳市公路现状分析
A 公路交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1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865公里,等级公路占通车总里程的67.3%,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为60.66%,公路密度为30.42公里/百平方公里,11.85公里/万人。全市277个乡镇实现了乡乡通公路,83.7%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全市3452个行政村92.2%通了公路。已将市区到各区市县的公路建成了一、二级公路,基本将市到辖区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的公路及通往周边市、州、县的公路改建为二、三级公路。全市已经形成以国省道为骨架,联接县乡,幅射周边市、州、县的公路交通网络。目前,除到平武需要两个小时外,从绵阳城区到各县市区均可在一小时内到达,基本实现了“一小时”经济圈效应和接边联网目标,为绵阳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B 现有公路网存在的问题
公路里程公布不均, 通行能力相对较小, 通达深度低的状况尚未改变。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为5 2 1 5 公里,等级公路2 5 3 3 公里, 占总里程的4 8 . 5 7 %,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仅2 5 . 6 5 公里, 每万人拥有公路1 0 . 2 2 公里, 低于全国水平。 公路标准较低, 质量较差, 构网不完善。1 9 9 9 年底, 绵阳市等级公路2 5 3 3 公里中, 高速公路4 公里, 一级公路1 8 7 公里, 二级公路1 7 4 公里, 三级公路8 2 5 公里, 四级公路1 3 4 3 公里, 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0 . 0 8%、3 . 5 9 %、3 . 3 4 %、1 5 . 8 2 %和2 5 . 8 3 %。在公路总里程中, 有路面里程为4 2 6 2 公里, 占总里程的8 1 . 7 3 %, 其中高级路面5 5 4 公里, 占总里程的1 0 . 6 2 %, 次高级路面1 7 4 4 公里, 占总里程的3 3 . 44 %。国省干线公路及县乡支线公路技术等级普遍偏低, 通行能力弱, 尚有部分公路晴通雨阻.混合交通严重, 行车速度低, 远未达到经济运行速度.公路建设投资严重不足。每年能筹措到的公路建设资金与实际需要相比, 缺口较大。有关方面对路桥收费的理解、支持力度差; 部分地区、单位对交通建设承诺的补偿兑现落实差。
C 规划发展目标
2006年到2010年,一是提升全市的路网等级和通达深度。5年时间投入50个亿,新(改)建公路270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300公里,争取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达到1000公里以上,等级公路占公路通车总里程的90%以上,全市实现接边、联网和通乡通村目标,公路抗灾能力明显提高。100%的乡镇通水泥路、油路,99%的行政村通公路,95%以上的行政村通客运班车。绵阳城区及各区市县客货运主枢纽、配套站场建设与物流业发展形成体系,农村客货运输形成网络。二是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公路养护要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企业化、市场化和机械化;高等级公路全部实现绿化美化,乡以上公路全部实现绿化,充分体现生态和环保。三是提升公路的营运水平和运力档次。绵阳城区及各区市县客货运主枢纽、配套站场建设与物流业发展形成体系,农村客货运输形成网络 1.2.2 梓潼公路现状分析
梓潼历为川北交通要道,被誉为联结川陕的“金牛蜀道”,是“地联秦关,矜领益州”之重镇。国道川陕108线纵贯南北,绵阳至梓潼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梓潼与绵阳、成都等大中城市的距离。全县通车里程528公里。梓潼离绵阳南郊机场、绵阳火车站不到50公里。有3条公路与擦境而过的宝成铁路复线相通。
梓潼的风光名胜较多,尤以七曲山为胜。梓潼的农副产品丰富,加工工业正在快速发展,同时工业发展也较快。梓潼是连接绵阳到重庆的重要通道
1.2.3修建所设计公路的意义(可行性说明)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作为干线公路网支撑的农村公路受到了国家的日益重视。农村公路在社会,经济文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加强了城乡沟通,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二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的必然要求,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三是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干线公路网支撑的农村公路发展相对滞后,就不可能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国家加快了农村公路发展的步伐,全国范围内农村公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家的发展目标是:到“十五”末,全国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有明显提高,力争使全国乡镇通公路率达到99.8%,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达到80%以上;行政村通公路率达到96%,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达到50%以上。
由于以上地理和原因,新建绵阳至梓潼路已成为必然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2章 平面设计
道路为带状构造物,它的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路线的平面,路线平面的形状及特征为道路的平面线形,而道路的空间位置成为路线。路线受到各种自然条件、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11/11
绵阳至梓潼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