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普通岗位的员工
这些岗位由于技术含量低,员工文化层次也较低,部分工人已干了几十年年龄也大了。因此有些管理人员看不起这部分员工,认为可以不需要激励,只需要制度约束就行。实际上这是一种严重错误思想。一个企业最终的生产都是要落到一线工人手上,他们干好了,产品质量才有保障,成本才能下降,效益才能提高。因此关心、激励这些员工,必须要切实听取他们的呼声。
对这类员工的激励,首先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环境。有的车间里面灰尘大、空气差、温度高,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下,谁还能认真、尽心的干活,还能出什么高质量的产品?其次要给他们合理的薪酬。他们来做工的目的,主要就是来挣钱生活的,谈到未来、理想、发展等,对他们都太遥远,还不如实实在在的给予薪酬激励。再次情感激励。关心他们的家人,关心他们的身体、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从而增强主人翁意识,把这种感情转化到日常生产工作中去。最后是关心他们的养老问题,依法按时缴纳“三金一险”,免除后顾之忧。
对于这些原来的国有企业现改制为私有制企业员工的激励,既不能仅单纯使用金钱激励,也不能仅使用精神激励,而应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同时,针对不同员工的特点、年龄、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所有人员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发展各尽所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观点,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老师指正,非常感谢!
【引文注释】:
注(1)熊坤:《汉中日报》2010.3,《对我市改制企业现有状况的几点思考》。
注(2)贺勇:《陕西工商》2011.9,《工商登记过程中改制企业注意的事项》
【参考文献】:
[1]孙成志:《组织行为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2]崔镇南:《激励机制与管理层持股》,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美)美安妮﹒布鲁斯,詹姆斯﹒S﹒伯比顿:《员工激励》,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4]刘新梅:《项目人力资源与沟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支晓强、蒋顺才:《企业激励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苗秀杰:《行政主管绩效管理方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7]王友平:对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再认识. 学术探索, 2003,(09)。
[8]袭宝仁:《企业新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J]2009(8)
[9]罗东震:《少花钱的激励计划》,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2)
国有改制企业员工激励工作探讨(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