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资料论文格式
-> 对企业激励工作的研究——国有企业中非正式员工激励的探索(七)
法律专业论文资料
|
护理学论文范文
|
动画专业论文
|
新闻专业论文
|
环境工程
|
艺术设计
|
社会工作
|
环境艺术设计
|
城市规划
|
法律论文范文
|
论文资料下载
|
社会学论文范文
|
信息计算科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资料
|
法律论文下载
|
环境科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报告总结
|
食品论文
|
社科文学论文
|
政治论文
|
医药医学论文
|
论文格式范文
|
建筑学论文范文
|
对企业激励工作的研究——国有企业中非正式员工激励的探索(七)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文档。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文档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7
/7/7
现化人力资源的实践证明,现代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任何员工都不想只是一个执行者,都有参与决策的需要。满足非正式员工的这种需要,不公可以起到激励作用,还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当然,授权一定要恰当,权利过大,无法驾驭;权利过小,无法完成工作。只有恰当的授权才有激励作用。
2. 培养非正式员工的个人目标
通过设计和培养非正式员工的个人目标,来激励他们。因为目标是组织和个人的奋斗方向,完成目标是员工工作结果的一种体现,是员工成就感的体现。企业和非正式员工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两者之间往往会有矛盾,企业要在培养其个人目标时,注重企业与员工目标的一致性,这才是目标激动得以实现的基础。另外,个人目标的制定应该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可实施性。
3. 鼓励非正式员工同正式员工的竞争
很多管理者害怕企业内的竞争现象,认为这样会破坏企业的秩序。其实,只要管理者对竞争进行合理引导,竞争还可以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对于企业中的非正式员工,管理者要鼓励他们解放思想,消除顾虑;对正式员工,管理者要引导他们端正态度。在企业内提倡个人竞争,提倡团队竞争,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激情,可以使企业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在这里值得强调的一点是,一定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不能因为非正式员工的参与而带有歧视性。
4. 为非正式员工营造一个有归属感的企业文化
当非正式员工的自身价值在企业得以体现时,与企业的文化相一致时,他们就会体会到企业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他们就会与企业融为一体,即使他们不是企业正式员工,也会为自己的企业感到骄傲,愿意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智慧。
(五)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激励之区别
从非正式员工的自身特点和对其的激励方式来看,我们不难发现,除了一般的激励机制对他们有一定的激励之外,非正式员工与正式员工的激励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主要表现如下:
1.两者的工作安全感或稳定性激励效果不同
除了少数的“自由人”,绝大多数非正式员工都想获得长期工作的机会,他们会为此而努力工作,以期成为长期工或合同工。企业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从制度或用工方式上消除非正式员工不稳定的心理,对努力工作、有业绩的非正式员工施以稳定的工作的激励。而这一点引用在国有企业正式员工身上是起不到激励作用的。
2.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激励
在国有企业,正式员工一般不用考虑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问题,这些都有单位“理所当然”地应当给予的。而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的中国,这些福利待遇若让非正式员工也同样享有时,无疑是对他们是一种很大的激励。非正式员工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得到企业的认可,企业为了使其发挥更大潜能,就可以通过一些保障制度来实现对他们的激励。
3. 企业业余组织和活动的激励
在这方面对于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来说所起到的激励效果也是不同的。企业可以打破传统的观念,吸收非正式员工加入工会组织及其它一些业余爱好的组织,甚至可以将表现突出的非正式员工发展成为党员等,这些在以前看来好像不太可能,现在只要我们真正能做到“以人为本”,敢于创新,这对国企中的那部分非正式员工群体来说,他们对企业的认知度和归属感就会大大加强,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而这些对于正式员工来说所起到的激励效果就要差很多。
4. 培训机会或技能学习激励
虽然这对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都会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其效果非正式员工要远远高于正式员工,因为非正式员工找到新工作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技能,如果非正式员工认为他们正从事的工作有助于他们掌握实用技能,激励水平就会提高。
在对正式员工和非正式员工激励的方式和内容上,有相同之处也存在不径相同的地方,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其各自的特点所致,但我们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是由于不公平性所引起的,而这种不公平性正揭示出我国目前国有企业人事制度存在的弊病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表面性。
非正式员工群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同所有正式员工一样,同样有需求、有追求目标,同样需要社会和企业的关注和激励。
5.激励机制对员工的意义
从管理学的发展史来看,人的因素由被动管理已经转化为重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人力被作为一种“资源”,也需要开发和利用。但是人力又不同于物质,有其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思想觉悟,换句话说,管人要像管物那样,那可是大错特错。那么应如何去管理?除了像管理其它实体一样,需要合理的管理理念,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开发”之,即如何去激励,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区别于物质管理的本质所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的管理制度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我所用。对企业员工的管理也逐步成为管理的核心,员工的激励问题也已上升到企业的战略性问题。但是,也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企业员工的激励还存在着片面的认识。从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现有企业员工职业成份的构成已出现多元化,并且这种多元化的比例将进一步扩大,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而我们的激励机制是什么样的呢?还停留在老的那种激励模式之下,只注重正式员工的激励研究,而疏忽了对那些比例日趋增长的非正式员工的激励。许多国有企业在涨工资、晋升职位、民主活动等方面往往忽略了非正式员工,认为这一切与他们无关,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非正式员工的积极性。这种激励模式与我国企业的用工制度就构成了一对矛盾,随着这一矛盾的不断深化,必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种激励模式与企业用工制度构成的矛盾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我们应如何解决呢?很显然企业用工制度的变革是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是不可以改变或扭转的,那么只有从现有的这种激励模式着手,改革和完善我国企事业单位这种激励模式的片面性。
由于企业员工类别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激励方式在细节上不能寻求一致性。但是,总的激励环境和方向必须要保持一致,不可区别对待。首先,从企业到每位员工思想上要有转变和新的认识,并且激励的对象要是全体员工,这必须要放在一个战略的高度,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份。再根据每个员工的特点,通过合理的途径,选择不同的激励方式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人力——这一资源得以开发,真正使员工的价值得以体现。通过对非正式员工的界定和特点进行分析,使我们对这部份群体有了一个了清楚的认识,再结合国内外相关的激励理论,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国有企业非正式员工的激励现状不容乐观,甚至是一个空白。一个现实的对非正式员工群体激励的例子使我们眼前一亮,受到了启发。由此而产生了国有企业非正式员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途径。总之,非正式员工群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同所有正式员工一样,同样有需求、有追求目标,同样需要社会和企业的关注和激励。
【参考文献】
[1] 纪建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304~342
[2] 赵曙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9~116
[3] 张德.组织行为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118~137
[4] 杨蓉.人力资源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210~219
[5]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5~53
[6] 罗宾斯.管理学.北京:人大出版社,2013.202~215
[7] 傅永刚.如何激励员工.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90~201
[8] 李永春.现代组织行为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222~231
[9] 杨文士.管理学原理.北京:人大出版社,2009.195~206
[10]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64~283
[11] 梁磊.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86~197
[12]王洪波.企业股权再造与激励丛书.南海:南海出版公司,2024.42~45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7
/7/7
对企业激励工作的研究——国有企业中非正式员工激励的探索(七)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本文标题:
对企业激励工作的研究——国有企业中非正式员工激励的探索(七)
上一篇
:
对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探讨——..
下一篇
:
北京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进一步发展..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企业
激励
工作
研究
国有企业
非正式
员工激励
探索
2016-09-21 08:27:07【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