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资料论文格式
-> 论家庭暴力及其法律救济2016(六)
法律专业论文资料
|
护理学论文范文
|
动画专业论文
|
新闻专业论文
|
环境工程
|
艺术设计
|
社会工作
|
环境艺术设计
|
城市规划
|
法律论文范文
|
论文资料下载
|
社会学论文范文
|
信息计算科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资料
|
法律论文下载
|
环境科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报告总结
|
食品论文
|
社科文学论文
|
政治论文
|
医药医学论文
|
论文格式范文
|
建筑学论文范文
|
论家庭暴力及其法律救济2016(六)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文档。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文档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6
/6/6
(4)完善家庭暴力案件的证据救济规则。“谁主张,谁举证”是我国民事诉讼最主要的证据规则,《刑事诉讼法》也要求自诉案件原告人提出证据,规定缺乏罪证而又不撤诉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驳回。相比其他案件而言,家庭暴力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其通常发生在家庭内部,没有第三人证明,受害人往往很难提出自己受到侵害的充足证据,如果施暴者否认,家庭暴力很难被认定,要求原告负全部举证责任,将使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人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不利于家庭暴力中的受害人的权益保护。而如果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让施暴者承担主要的举证责任,就可以减轻受害人的举证负担, 有利案件的公正审理。我国已经在很多侵权案件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如果在家庭暴力案件审理中引进这一制度, 必将更加有利于受害人利益的保护。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某些家庭成员恶意诉讼,举证责任的倒置的证据规则并不是指全部举证责任的转移,原告同样应就自己受到侵害的事实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 至于如何和分担原被告的举证责任,则应由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予以决定[注9]。此外,在不违反法律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有关家庭暴力的民事诉讼中涉及的证据的采信、证明标准、举证责任等方面不妨可以引进民事诉讼中的优势证据原则,即一般情况下仍由原告(即受害者)承担主要举证责任,只有当原告无法举证或举证严重不力时由被告(即施暴者)进行举证,再根据双方证据的优势情况进行比较而选择采纳,这样可以适当减轻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举证责任。另外,按照传统刑法学理论,证据的证明标准应该达到排除所有合理怀疑的程度。而家庭暴力罪发生在家庭内部,因此较难取证并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故应该降低家庭暴力罪的证明标准,受害人的证明标准应当是证明有极大的可能性,可以排除大多数的怀疑,即在证据中体现为优势且具有相当的明显性。这样规定既符合家庭暴力案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又充分体现了反家庭暴力法关怀弱者、保障人权的特点, 也有利于实现真正的司法公正。
【引文注释】
注[1] 王薇.《论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监护权的行使》,《兰州学刊》2010年 第8期
注[2] 张曙,李熠.《论家庭暴力的内涵对现行婚姻法中家庭暴力概念的质疑》,社会科学研究.2003.194页
注[3] 郝艳梅.《重新审视家庭暴力》,《前沿》, 2001. 第9期
注[4] 曹洪强.《关于农村家庭暴力的研究》吉林农业大学;2011.242页
注[5] 骆婉如.《家庭暴力的救济体系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1.346页
注[6] 刘余香.《家庭暴力与法律规制》,载《时代法学》2004年.第5期
注[7] 王玲.《反家庭暴力立法价值目标与制度完善》江西行政学院,2003.第6期
注[8] 蒋月.《夫妻财产制之若干重大问题思考》,《现代法学》, 2000.第6期
注[9] 刘国华.《我国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探讨》,《学术交流》,2006年08期
【参考文献】
[1] 王薇. 《论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监护权的行使》,《兰州学刊》2010年 第8期
[2] 张曙,李熠.《论家庭暴力的内涵对现行婚姻法中家庭暴力概念的质疑》社会科学研究.2003
[3] 郝艳梅.《重新审视家庭暴力》,《前沿》, 2001年
[4] 曹洪强.《关于农村家庭暴力的研究》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骆婉如.《家庭暴力的救济体系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刘余香.《家庭暴力与法律规制》,载《时代法学》2004年第5期
[7] 王玲.《反家庭暴力立法价值目标与制度完善》江西行政学院,2003(6)
[8] 蒋月.《夫妻财产制之若干重大问题思考》,《现代法学》 2000(6)
[9] 刘国华.《我国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探讨》,《学术交流》;2006年08期
[10] 陈敏.《我国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司法保护》中国律师2003年.第4期
[11] 黄列著.《家庭暴力的理论研讨》,《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6
/6/6
论家庭暴力及其法律救济2016(六)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本文标题:
论家庭暴力及其法律救济2016(六)
上一篇
:
论商标淡化
下一篇
:
论司法独立原——主审法官责任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家庭暴力
及其
法律
救济
2016
2016-09-21 08:41:10【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