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我们科学组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由于现在网络比较发达,网上容易搜寻到自己所需要的作业资料,但是,这些资料与我们平时教学需求有些差距,我们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予以处理、分类,建立各章节知识点的题库,平时看到教辅材料上比较有新意的题目也及时输入到题库中。
在建立题库过程中我们耗费了一定的时间,但在作业选编时,组内教师就可以从中寻找、编辑,将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题目及时融入到平时的作业中,使作业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事,让其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⑵布置分层作业
在有效精选作业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开始实施科学作业分层布置。分层布置作业包括完成作业时间的层次和作业难度的层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课题组教师合理布置作业。
首先,清楚地了解每道题的难度系数,一般的学生完成这道题所需要的时间。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不妨题量稍增加些,或难度稍增点,或强调进行一题多解,对能力较差的学生多布置一些基础性作业。
其次,我们布置作业时尽量追求有梯度和区分度,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层次的组,然后分层布置作业,分成必做题(基础题)和选做题(提高题),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让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都获得成功的喜悦,最大程度地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像书面作业中的一些计算题、分析说明题,可以将同一题目分解成不同的梯度,设计成若干小题,从易到难,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完成相应的小题。
如需完成某一项调查研究的报告,对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能自行设计调查的方案,独立完成调查工作,完成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在报告中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对学习能力不大好的学生,教师可帮助他们设计调查的方案,帮助他们整理调查数据,帮助他们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然后完成调查报告。另外像书面作业中的一些计算题、分析说明题,可以将同一题目分解成不同的梯度,设计成若干小题,从易到难,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完成相应的小题。
再如教学科学第三册第一章第3节水的密度时,我们尝试分层次布置作业:
一类基础题:
1、实验室测物体质量的工具是 ,测液体体积的工具是 。
2、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一般 同。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
同。
3、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 同的。水的密度是
读作 ,其意义是 。
4、一枝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 )
A、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不变 B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也减少
C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少。
5、平时所说的“油比水轻”,其实质是( )
A油的质量比水小 B油的体积比不大
C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D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6、市场上出售一种食用油,其中一瓶标有“2kg/2714ml”,求该油的密度。
二类提高题:
1、某农户将收获的稻谷堆成圆锥形,测得圆锥形底的直径为6米,高为2米。农户家的一只水桶能装水20千克,或装稻谷15千克。请你估算一下这堆稻谷的质量为多少?
同时,为了合理把握作业难度,我们组内教师备课时一定要看作业本与练习册,看看哪些题目难度较大,尽量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机地渗透,此举既降低了作业难度,又可以检查学生听课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事后错题纠正的时间,一举三得。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5/8/8
农村初中科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策略研究(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