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该同学为了验证镁是甲种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你认为这样的实验设计合理吗? 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根据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这一信息,便可知道:不合理;甲、乙两盆植物的土壤中都含有包括镁离子在内的各种无机盐。
评析:学生要做到较顺利解决隐含条件这一类试题,这要求教师在平常的讲评中指导学生如何审题,从何处分析,为什么这样分析,指导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如何挖掘隐含条件,如何建立正确模型,如何排除思维障碍等。使学生洞悉解题的思维过程,掌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二、研究性试题的解题方法
所谓研究性试题,是指需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解决试题。研究科学的方法有很多,而在我们初中常用的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控制变量法……。它在考察基础、理论、实验的同时,更注重对能力的考察,重点表现在对科学方法应用的考察。怎样才能灵活地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呢?了解各种科学方法的特点、功能是解题的关键,下面就一种常见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进行阐述。
“控制变量法”是根据研究的目的,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量大小的问题,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如控制其中部分变量)使其中几个量或因素相同,从而转化为一个因素影响某一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生长素、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的教学过程中就运用了这种方法。解决这一类型的试题最主要的是先找出其相同的量(或条件),再找出不同的量(或条件),然后根据不同的量(或条件)得出不同的结论。
(2007.杭州)某同学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过程中,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等量的酒精和水,放在相同环境中看谁蒸发快。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与下述哪个因素有关( )
A液体温度 B液体的表面积 C 液体上气流的快慢 D液体的种类
解析:在本试题中我们可以列出相同的量:相同的烧杯,它说明液体的表面积相同;放入相同的环境中,它说明液体的温度和空气流动的速度相同。而不同的是酒精和水这两种物质。
三、科学信息给予题的解题方法
信息给予题具有信息量大、题材新颖等特点。这类试题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理解、掌握的同时,还要考察学生的运用能力。所以要解决好这一类型的试题:就要求我们在关注科学的同时要适当增加一些阅读量;在联系实际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活化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是:认真审题、从题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运用教材中学过的知识和获取的信息进行对比、展开联想,在这个基础上应变创新从而迅速解答。
1.与已学过的知识类比
(2007.杭州)在课堂上老师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燃烧匙中点燃后,再将燃烧匙放入装满氯气的瓶中,金属钠在氯气中继续燃烧。根据这个实验现象,能推出的结论是( )
A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燃烧并不一定要有氧气
C反应产物中有氯离子 D金属和非金属反应一定生成盐
解析:根据金属钠在氯气中继续燃烧这一现象及以前学过可燃物燃烧必须与助燃剂接触,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等。将这一知识点迁移,在已知氧气助燃的基础上得到在此氯气为助燃剂从而选答案B
2.与题给信息类比
范例:干燥多风季节的夜晚,在荒野里,人们有时候看到“鬼火”现象,其实它是一种类似与氨气组成的气体(PH3)中P的化合价是( )
初中科学常见试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