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教师与学科魅力 细化教学管理——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促成学生乐学会学的探究
内容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会学习”将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在科学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科学学科的魅力,通过提高作业有效性和引入激励竞争机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策略的探索与尝试,细化教学管理有效促成学生乐学会学,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学生 教师人格魅力 科学学科魅力 作业有效性 竞争与合作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乐而为之”才能对教师的“传道授业”积极主动地吸收、消化、运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随着经济社会到来,终生学习的观点已被世界各国认同,“学会学习”成为通向未来的个人护照。电脑进入千家万户,知识信息迅速扩容,学习方式的变革,生存空间的改变,学习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学会学习”将成为影响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作为教师,无论是职业的职责以及自身生存的需要,更是为了孩子们的终生发展,一定要注重优化教学的诸多要素,促成学生乐学会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孩子们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是本人借鉴了同行们的优秀教学经验,结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验,谈谈科
学学科教学中如何促成学生乐学会学。
一、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促成学生乐学会学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几乎可与孩子的父母相提并论。学生喜欢某个老师,就希望老师也喜欢他,于是会努力地做个好学生以获得老师的赞赏,这时就会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提高该学科学习成绩。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形象,注重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方面的修养,并在教育教学
活动中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一)教师应注重仪容、衣着和精神面貌,展现和谐美
人人都欣赏美,所以人要追求美。我崇尚 教师的穿着要整洁、高雅而不华贵,不必入时,但必须得体,使学生赏心悦目,赢得他们的喜爱。我认为每当教师站在讲台上,就应该把烦恼抛开,用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学生,呈现给学生的是一种朝气蓬勃的形象。因为,人的情感对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情感发生障碍,就会降低认知效率。假如教师不能处理好自己的个人问题,不能处理好社会、家庭矛盾,而把苦恼和愁容带进课堂,就有可能因为心境不好,精神状态不佳,给学生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教师可能会拿学生作为发泄的对象,给学生施加压力,从而使学生莫名其妙,造成心理紧张;或者因为精神萎靡不振,魂不守舍,上课时稀里糊涂,使学生无所适从。这样,既影响了课堂教学,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也疏远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教师要有美好的内在素养
如果说较好的外在形象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性认识,那么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广博的知识等内在的素养,就是学生对老师的理性认识。因为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其自身的言谈举止、道德风貌、敬业精神、工作态度、生活作风,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榜样示范的力量。所以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和久远。假如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在课下说话不检点,与同事不团结,斤斤计较个人的名利,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会是黯淡无光的,学生会不信服他。同样,教师如果没有深厚的专业素质,不精通他所教的专业知识,没有丰富的知识,也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他的知识面不应该局限于自己所教授的那门学科上,他还能知道什么叫网络,什么是聊天室,甚至什么是OICQ。一个知识、技能广博的教师总能给他的学生带来 惊喜。”一位学生如此说。所以只有品行端正,知识渊博的教师才会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才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一般说来,教师的学识越丰富,教学水平越高,学生所付出的时间越少,得到的东西越多,学生学得越容易,兴趣越高,效果也越好。所以教师必须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应成就自己。
(三)教师要善于沟通师生心理,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彰显教师与学科魅力 细化教学管理——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促成学生乐学会学的探究(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