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规定”视野下非法供述的排除
摘要
为了提高刑事办案质量,规范取证行为,防止冤假错案的出现,“两院三部”颁发的关于证据问题的“两个规定”于2010年7月1日起执行。侦查机关必须主动应对挑战,在侦查讯问中既要重视口供在认定犯罪中的作用,又不搞口供至上,不搞刑讯逼供;既要重视实体公正,又要重视程序合法。严把办案质量关,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
在我国司法实务中,非法获得的被告人庭前有罪供述很少被排除。通过对域外国家非法供述排除程序的考察,提起供述合法性审查的主体是辩方和法官(特殊情况下),审查争议的时机包括审前动议、当庭异议或证据禁止程序,对于供述是否合法一般由控方承担证明责任。这对我国刑事诉讼非法供述审查和排除程序的构建和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可见,对嫌疑人口供获取的不合法行为,不仅给公安机关的形象造成严重的损害,也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相悖。同时,“两院三部”关于证据问题的“两个规定”的颁布,进一步明确要求了公安机关在获得言词证据方面应更加注重保障人权。本文拟从非法供述的排除规则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完善排除规则方法等几个方面并联系具体的案例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情报分析概述 危机预警概述 情报分析与危机预警
ABSTRACT
Key words: Two provisions, Illegal statement,Exclusive rule
目录
引言.................................................. ..........1
一、关于证据的“两个规定”的颁布.................................2
(一)“两个规定”颁布的背景.....................................2
(二)“两个规定”的含义.........................................3
二、何谓非法供述排除.............................................3
(一)何谓“非法”..............................................3
(二)何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4
(三)何谓“排除”..............................................5
三、非法供述存在的原因...........................................5
(一)从侦查机关角度分析非法口供的存在原因......................5
(二)从法院角度分析非法口供的存在原因..........................6
我国的非法供述排除规则及其缺陷...............................6
(一)我国的非法供述排除规则....................................6
(二)我国非法供述排除规则的缺陷................................7
五、完善我国非法供述排除规则的建议...............................8
(一)制定告知规则..............................................9
(二)赋予检察机关调查口供来源合法性的权力......................9
(三)建立讯问全程录音录像制度.................................10
(四)建立讯问时律师在场制度...................................10
结论............................................................11
参考文献........................................................12
致谢............................................................13
引言
注意正文中页眉、页脚、注释、标题的字体及设置
非法口供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侦查机关还在习惯性地依赖非法口供。非法口供在审判阶段不能得到有效排除,成为我国法治化的一大障碍。为了提高刑事办案质量,规范取证行为,防止冤假错案的出现“两院三部”颁发了的关于证据问题的“两个规定”。侦查机关必须主动应对挑战,在侦查讯问中既要重视口供在认定犯罪中的作用,又不搞口供至上,不搞刑讯逼供;既要重视实体公正,又要重视程序合法。严把办案质量关,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
我国目前的非法口供排除规则仅能从形式上排除非法口供,非法口供实质上已经通过庭前案卷移送预先进入审判者的视线,并最终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非法口供排除规则对是否排除“重复自白”和以非法口供为线索取得的物证是否排除没有规定。这些问题都会影响非法口供排除规则能否达到彻底排除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从证明力的角度对非法口供进行研究,并对我国非法口供排除规则进行再完善。
笔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发现,能够结合我国现阶段非法供述排除相关问题的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非法供述排除规则的一些建议。为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输入“非法供述排除”一词,从百度网检索获得相关记录2160000条;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获得相关纪录共5901条;从公安全文数据库检索获得相关记录共有52条;从中国刑警学院书目检索获得相关记录共0条;从历年相关题目的本科毕业^论文库检索获得相关记录共13条。输入“完善非法供述排除规则”一词,从百度网检索获得相关记录909000条;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获得相关纪录共7条;从公安全文数据库检索未获取相关记录;从中国刑警学院书目检索未获取相关记录;从历年相关题目的本科毕业^论文库检索也未获取相关记录。大多数文献中,对非法供述排除这一方面的阐述相对来说比较少,通过大量检索发现: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张智辉主编的《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一书中对“我国非法供述排除”的表现做了相对详细的阐述。
笔者运用文献检索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对搜索的文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自己在公安实习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将所学知识和所查阅的资料进行融合,集思广益。以“两院三部”颁布的“两个规定”为大背景,从非法供述的含义、非法供述排除的必要性以及非法供述排除规则的政策性建议等方面,一共将^论文分为四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关于证据的“两个规定”的颁布;第二部分是何谓非法供述;第三部分是出现非法供述存在的原因;作为全文重点的第四部分是针对“如何完善我国非法供述排除规则”提出的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