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是核心关键人才,决定着整个建设项目的能否按期交付、能否保证建筑项目质量的关键。在现行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整体水平普遍落后,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流动性强,造成资源配置严重不合理以及资源的浪费。缺乏培训和提升的机会,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和周期。 另外,工程项目经理的胜任能力不足也是导致建筑工程项目不能合理运行的主要因素。因为项目经理主要负责整个项目工程的实施,完善和解决项目中的各种需求和问题。但现阶段的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的意识不强,对现场管理的水平低下,其管理模式落后,缺乏国际承包经验等。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缺乏控制
从建设项目的建议书拟定开始、到可行性方案研究、到项目的设计、招投标、预决算管理、再到建筑施工阶段、竣工验收等过程中,建筑管理执行者甲方通常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施工方往往希望得到更多的获利,在项目的原材料用料,施工的进度等方面掌握主动权,甲方作为核心建设部门缺乏执行者的组织性及主导力量。
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完善
1、更新观念,增强意识。所谓意识决定行为,对一个企业而言,高层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理念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适应新时期的社会现代化发展需求,企业才能又好又快的发展。由于建筑产品基本都具有建设周期长、面积和体积大、生产经营的过程也具有流动性、阶段性、季节性等特点,风险较难合理被控制,这势必要求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应符合建筑产品的要求。管理者必须意识到现代社会的转型,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利润观,采用科学决策管理理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的手段提升企业的价值。
2、加强人员合理配置。优化企业组织建构的调整,完善各个职能部门的岗位设置。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组织结构基本上都是采用直线管理制。职能制的组织架构模式一般适用于小企业、不需要涉及其它部门的配合,因此,需要更加专业的技术人才。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原则的组织架构,加强对建筑工程类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建立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的胜任力模型,完善建筑项目的人才梯队等都是目前建筑行业需要加强的。
3、实施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责任制主要是国际上的做法,也是可以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管理的执行情况。主要是在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下,经理人对建设项目的前期筹划、筹集资金、招投标、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施工单位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全方面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负责和控制,参照国家规定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并对其进行严格监督审查以及绩效管理相结合的奖惩制度。具体如下:(1)建立良好的公共市场主体,形成开放的市场机制,针对项目经理人进行自我决策、约束、并承担相应风险的运行机制。(2)形成对建设项目从方案设计到交付验收等全过程的法律责任和风险,做到谁决策谁负责的目标责任机制。(3)避免模糊决策,资源的浪费。筹集并合理运用项目资金,控制并整合资源,对项目的质量、完成的工期、工程造价等提高效率。(4)充分运用有效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经济政策手段来规范并约束工程项目的管理全过程,从而促进建筑行业规范化的管理。
4、合理监督控制项目施工环节。建设项目施工的过程,主要是按照前期的设计方案,通过招标到合适的施工团队进行具体的施工。而整个施工阶段工程投资的控制就是把工程项目的承包价格,由专业的造价工程师编制预决算,将项目的费用控制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并力求在规定的合同期内按期交付。按照甲方的要求进行施工、选择承包商,利用监理对施工环节进行合理的监督和检测,同时优化施工组织的结构设计、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整合项目资源,严格控制工程。
五、对工程建筑行业未来展望
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探索各种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以及建立建筑行业管理体系势在必行,需要从我国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出发,探索出符合我国的发展模式,以此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才能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整合建设工程的有效管理资源,建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将成为建设项目的发展重点。通过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建设企业的迅速发展,多种建设工程项目中囊括的内容愈加广泛,对建设的技术要求也更加苛刻。这要求建设企业积极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及理念,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工程建设的新型项目管理模式,从多种角度出发选取科学管理模式。通常情况下不同建设工程特点均存在差异,所以我国建设企业要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最佳模式进行项目管理。对项目工程管理模式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工程进度、项目范围、合同计价、项目复杂性等,所以要求我国建设企业对项目管理加强改革,保证企业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规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建设企业取得长远、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细坤.国内外项目管理比较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7).
[2]夏乐兵,章增炎,管斌君.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模式创新[J].经营与管理,2017,03:35-37.
[3] 刘继红.项目管理的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J].建造师,2009(13).
[4] 蒲建明.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总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中国建筑业协会,清华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合编.建筑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李建伟,徐伟.土木工程项目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7]王安德,杨春编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