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建筑工程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以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为依据。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各项质量检查制度。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只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分项等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验算及测温
2.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散热、保温及温度监测等相应措施,以控制混凝土温升和温降速度, 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和较大的温度应力。
2. 1.1 混凝土浇筑前的裂缝控制计算 (以下计算中的各项参数参见《建筑施工手册》Pg1389~1390)
(1)混凝土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 按照同类工程施工经验,施工水泥选用P.O42.5 矿渣硅酸盐水泥,以单方水泥用量340kg 计算
T(t)=[(C Q)/(c ρ)] (1-e-∞)
=[(340× 461)/(0.96× 2400)] (1-e-∞)
=67.9℃
混凝土15d 水化热绝热温升值:
T(15)=[(C Q)/(c ρ)] (1-e )-mt
=[(340× 461)/(0.96× 2400)] (1-e-0.3×15) =67.3℃
(2)15d 龄期收缩变形值:
oy(1-e-0.01t
εy(15) =ε) ×M ×M2×⋯⋯×M10
(M1 =1.0, M2 = M3 = M4= M5 = 1.0, M6 =0.93, M7 =0.7,
M8 =0.54, M9=1.0, M10 =0.61)
=3.24×10-4 ×(1-e-0.01×15 ) ×1.25×0.93×0.7×0.54× 0.61 =0.968×10-5
=-0.968×10-5
(3)混凝土15d 收缩当量温差为:
Ty=-εy(15)/α
=-0.968×10-5/1.0×10-5
=-0.968℃
(4)混凝土15d 的弹性模量:
E(15)= Ec(1-e-0.09t)
=3.25×104×(1-e-0.09×15)
=2.3×104N/m
(5)混凝土露天养护最大温差为:
△T=T(t)+T0-Tn
=67.9+15-30
=52.9℃
(6)露天养护期间基础混凝土产生的降温收缩应力:
σ(15) =- [ E(t)α △T S(t) R ]/(1-ν)
=1.37 N/m
fct=1.1 N/m
K = fct /σ(15)=1.1/1.37=0.80≤1.05
由此计算知基础混凝土在露天养护期间可能出现裂缝,在此期间混凝土表面应采取养护和保温措施,使养护温度加大(即Tn加大),综合温差△T减小,使σ<1.1/1.05,则可控制裂缝出现。
混凝土的3~15d 水化热绝热温升变化 表11-1
天数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混凝土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 40.12 47.48 52.86 56.73 59.85 62.02 63.6 64.76 65.7 66.36 66.8 67.1 67.4
图11-1混凝土的3~15d 水化热绝热温升示意图
2.1.2 混凝土浇筑后裂缝控制的施工计算
混凝土浇筑后,根据实测温度值和绘制的温度升降曲线,分别计算各降温阶段的混凝土温度收缩拉应力,如其累计总拉应力不超过同龄期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则表示采取的防裂措施能有效控制预防裂缝的出现,如超过该阶段时的抗拉强度,则应采取加强养护、保温(覆盖草包或回填土)等措施,使其缓慢降温和收缩,以控制裂缝的出现。
若降温速度超过规定范围,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加盖草包,并采用蓄水养护,蓄水深度为300mm。
2.1.3 养护材料选用理论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是个突出问题,养护不足,容易产生裂缝或温差裂缝。养护的目的是缩小混凝土内外温差,途径有两条:一是减少混凝土与外界热交换、即将已浇筑的混凝土封闭;以减少内外温差,在小温差条件下, 使混凝土得以硬化。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采用混凝土封闭保温养护。
封闭的目的是使已浇筑的混凝土不直接暴露在大气中,而是在封闭的空间内,以较小的温差自行固结硬化。该温度差一般为25℃。在此条件下,混凝土一般不会产生温差裂缝,创造此条件须考虑两个因素;即保温材料多厚?如何覆盖?
(1)保温材料料厚度计算 1)混凝土的最高温升Tmax(℃)
T mzx =To+W/10+F/50
式中 T—混凝土浇灌温度, ℃
W—单位 水泥用量,(kg/)
F—单位磨细粉煤灰掺量,kg/
Tmax =33+34+1.6=68.6
2)保温材料厚度
δ=0.3Hλ1(Ta-Tb)/[ λ2(Tmax-Ta)k]
式中 H—底板厚度;
λ1——混纺羊毛覆盖被材料导热系数(取值0.08)
λ2—混凝土导热系数2.3;
Ta=T-∆T(∆T为温差);
Tb —施工时日平均气温;
k—传热系数修正值1.5。
T=43.6℃
δ=0.3×1.6×0.08×(43.6-27)/[2.3×(68.6-43.6)×1.5]
=0.007m
2.2 保温材料的铺设
以上面计算结果与依据,将保温被盖在混凝土的外露面,保温被下盖以塑料薄膜,薄膜间与保温被间应互相搭接,确保混凝土无外露部位,以保湿保温,混凝土浇筑后必须测量实际内外温差,以指导养护工作,若中心温度处于平稳期,且内外温差又能保持在规定的2 5℃范围内,可适当拿掉保温被以透气,但此操作必须在测温监控下进行。
3.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
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