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发展放弃了铁人三项中硬件,从软件和服务手,逐步打造小米王国,目前中国83.4%的安卓智能机的顶端都不是谷歌的应用系统。其中就有小米,依靠的是自己公司开发的MIUI安卓系统,小米拥有自己的应用商店、云服务和用户界面。强劲的配置价格却非常低廉,而后用真正的杀手锏软件和服务圈住广泛用户,利用软件和服务赚钱,这是小米不同于传统手机厂商的创新,也是其核心软件技术成熟的表现,2015年,小米发起专利战,申请专利1300项,其中300项国际发明专利,随着小米王国的建立,相信技术与商业模式会同步迈进。
综观智能电子产品发展,小米生态系统已经扩展到智能路由器、小米电视、小米盒子、小米手环等,其不断的创新成为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焦点。就广大中小企业来讲,,中小企业应从自身的人才、资金相对不足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只有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进而提高顾客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适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小米和著名企业海尔的成功有不少共同之处,它们都选择了正确的经营战略,又对技术创新有着不懈的坚持。海尔的技术创新实现了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的结合,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结合,原创创新和改进创新的结合。海尔在无氟节能多元替代电冰箱技术上的突破,可以视为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发展创新的尝试,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四)小米之优,优在企业文化,塑造优秀企业文化,强化大品牌影响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最基础、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东西。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在下一个10年中将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小米也具有它独特却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公司里没有森严的等级,每一位员工都是平等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自己的伙伴。小米崇尚创新、快速的互联网文化。小米讨厌冗长的会议和流程,在轻松的伙伴式工作氛围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小米成立初期三年多,7个合伙人只开了三次集体大会,可见其公司内部效率其高,著名地2012电商大战,从策划、设计、开发、供应链仅用24小时,成果却非同一般。小米相信用户就是驱动力,小米坚持“为发烧而生”的产品理念。小米的LOGO是一个“MI”形,是Mobile Internet的缩写,代表小米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 另外,小米的LOGO倒过来是一个心字,少一个点,意味着小米要让我们的用户省一点心。
小米把自身文化做为员工的价值观念,让员工对整个企业发展乃至制度产生一种认同,成为企业的灵魂,成为企业发展、创新、创造的源泉。足见,坚持一种开放的、尊重个人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最需要的,它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小米的发展告诉我们:企业文化的高低将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四、结论
中小企业在我国乃至世界对经济的影响都不可小觑,核心竞争力是支持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没有核心竞争力,任何企业都不可能长久的保持竞争优势,更不可能与同行持久抗衡。我国中小企业若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风浪,做大做强,就必须从树立战略经营理念、吸纳和培养各类人才、大力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塑造优秀企业文化等方面来培养和锻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入世15年,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无论是国有大型企业,还是广大的中小企业,都将面临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新的未来,抓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有效手段,更是以一变顺万变的捷径。
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梦想同在。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企业都必须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环境的变化。WTO15年的保护期给了我国中小企业一次思考和准备的机会,在“资本思维”主导的新环境中,能够支持二次创业的不光是资本的运作,还有企业自身保持和锻造的核心竞争力,这把利剑在手,才能有信心去顺应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寻求企业新的突破和发展。小米选择竞争激烈的手机行业攫取壮大的资本,与其独树一帜的核心优势是分布开的,小米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诠释了什么是“小米”,什么是中小企业自己的道路!希望广大的中小企业抓住历史机遇,顺应市场变化,凭借核心竞争的优势生存下来,走的越来越远!
【引文注释】
注[1]高建明.论企业核心竞争力[J].科技信息,2011,(3):60—61.
注[2]高建明.论企业核心竞争力[J].科技信息,2011,(3):60—61.
注[3]曹智学.中小企业战略现状,成因及管理[J].中外企业家,2007,(3):81—83.
注[4]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注[5]周卉萍.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M].政策与管理,2000,
【参考文献】
[1]高建明.论企业核心竞争力[J].科技信息,2011,(3):60—61.
[2]唐晓华.新经济格局下的管理创新与大企业竞争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3]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国统字,2011,75号
[4]杨晨萍.汽车企业竞争力的分析与评论研究[M].江苏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刘艳春.大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6]韩中和,胡左浩、郑黎超. 中国企业自有品牌与贴牌出口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对出口绩效影响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0,(4)
[7]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化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8]付婷婷.对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全国商情,2010,(06)
[9]史容. 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M].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0]徐向农. 企业文化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07)
[11]李海鹏.中国自主企业品牌竞争力指数模型研究:量表开发的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2,(06)
浅析如何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