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发展的激烈竞争,以家庭作坊式发展起来的浙江中小企业应重点从自身出发,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认识,树立财务管理观念,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次,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针对中小企业经营者常常盲目跟风投资的现象,经营者应在提高投资和财务管理认识的同时,舍弃原先落后的家庭财务管理的模式,高薪引进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制定较为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实行规范的财务进出帐制度,对财务支出进行详细的记录,并科学预测财务的支出和收入,对内部财务支出形成强有力的牵制,提高资金流动的循环利用率。再者,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目的管理,强化财务管理的透明
(二) 加强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1、产业实体化升级
自2008年金融危机浙江省的经济表现排名倒数以来,浙江省便出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但是近几年,浙江省的中小企业却是老样子,年年说转型却年年创新失败。针对浙江省这种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严重不足,转型困难的现状,浙江省应制定一整套详细的产业升级转型方案,重点培育新兴产业,淘汰旧的经营模式,研发新产品,淘汰旧生产能力,并可从各个产业中筛选重点项目,在土地资源、资金支持、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如,金融危机后,浙江出台了鼓励引进外国技术专利的政策;绍兴县也针对完成额在1000万以上的新投资项目,及完成额500万以上的技改项目的行政事业型收费全免,且减半征收服务性收费。在企业创新方面,绍兴县还为当地纺织业的发展积极创建共性技术开发平台,帮助纺织行业的中小企业进行品牌创建、技术升级和标准制定。对于浙江本地产业空心化严重的现象,浙江省可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企业在本地投资建厂,如为他们提供土地资源、税费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同时,积极引导本地中小企业由空壳生产向实体产业转变,转变中小企业主一味的追求高利润,投资矿产、煤产、房产、股市等行业的观念,帮助他们制定可行性投资计划,使企业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
2、走品牌化道路
加快浙江中小企业的转型,还要抛弃代加工的生存方式,树立品牌模式,走品牌化管理道路。众所周知,浙江的代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质量过硬,否则也没有资格为大品牌产品做代加工。利用这种优势,这些家族式中小企业可在保持质量的前提下,及时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使生产从代加工向自主品牌道路转化,将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将粗放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化,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品市场特色。此外,浙江可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平台,帮助他们进行市场调研和产品创新,并牵线搭桥帮助中小企业开发的新产品拓展销路。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帮助中小企业树立走品牌化道路的意识,这是一种必然趋势。
(三)鼓励中小企业突破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竞争力
1、开发核心技术
在浙江,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是由大作坊转化过来的,凭借中小企业的实力,让它们进行创新,则完全不能像大型企业一样进行大型生产使用技术和尖端科技的研究,因为这种创新型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力小的中小企业消耗不起。因此,要想使自身得到发展壮大,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应以“专、精、特”的核心技术为发展导向,结合市场需求,寻求大企业不关注的小领域进行技术开发和研究,并在该领域内寻找商业应用上的突破口,进行潜心研发,形成精深的科技含量和不易被模仿的竞争优势,及时申请国家技术专利,为保障消费市场做好铺垫。如此,中小企业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和销售市场,企业的利润和知名度便会逐渐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也将大幅度提升,久而久之,中小企业的壮大和发展便指日可待了。
2.企业联合,提高市场竞争力
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可根据需要让中小企业结成联盟。在浙江,进行产品的整个环节生产的中小企业并不多见,大部分的企业只生产产品的某个部件或者为某个零件进行深加工,诸如一些手链装饰品的从生产到销售需要原材料粗加工、深加工、打磨抛光、分类挑选、穿串、包装、销售等多道工序,虽然有很多企业都在从事手链相关的产品生产,但是它们都是每个厂家只生产一道工序,然后拿到市场上进行销售,而处于下道工序的厂家也是对收购来的半成品进行再加工,然后同样拿到市场上去销售,这样的生产模式不仅耗费很多销售的时间和精力,还因每道工序每个厂家都加有利润,在大大降低产品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成本,且每个企业的人员素质和设备技术都参差不齐,这便使得每个环节的生产质量也参差不齐,最终导致产品的质量也有待提高,如此,这种处于生产链条上某一个环节的企业远远无法同一条龙生产的大型企业的质量、效率、成本相提并论,加上品牌的缘故,多个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的销量和利润要远远低于大型企业,更别说有市场竞争力了。针对这种现象,这些中小企业应借用行业协会的平台集合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并制定相同的质量标准,或共同研发新的款式、新的技术等,如此合作创新不仅能够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效率,还可以及时获取信息、分散风险,这样,企业联合销售的产品也才能够和大型的品牌企业相抗衡。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企业联合的生产模式里,每个企业不能只依赖其他企业,而是要做好自己企业的质量监督和技术提高以及自主研发,因为,只有合作创新结合自主研发才能真正的促进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
3、 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
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要注重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以及员工们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一是可进行人力资源的智力投资。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知识资本带来的企业创新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可积极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同时,还应高薪聘用高技术和精管理的人才,摒弃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大力实行“有才者居上”的用人制度,尊重人才、留住人才。二是中小企业在稳步走向正规的同时,还应该注重企业自身的文化、战略方针、企业目标等的建设,只有企业的员工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观,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注重企业的发展战略,提高管理水平
在浙江的大部分中小企业中,由于企业是家族式企业,管理制度、薪酬制度、用人制度等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中小企业的壮大,针对这种现象,中小企业应为内部的管理人员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提高管理水平,或高薪聘请管理人才进入企业,严格制定企业的业绩考核制度、薪酬管理制度以及人力资源相关的用人制度,并在贯彻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的细节进行执行实施,无论新人还是老人都采用公平、公正的考核和奖惩原则,真正的让家族成员以外的有能力的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去,充分激发他们为企业献计献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各个重要岗位的任免上,企业也要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无论亲疏,一切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重。此外,在薪酬制度方面,中小企业也可以借鉴大企业的薪酬管理细则,实行绩效考核机制,将员工的工资同其工作的性质、工作的难度及工作业绩挂钩,如此,这些家族式的中小企业才能够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才能够使得自身在科学的管理制度下走向正轨。
四、 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近几年来,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缓慢、亏损明显,且一直存在着融资困难、转型困难、综合实力差、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但是只要政府和相关金融企业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加上它们自身的转型创新,未来的浙江中小企业将仍然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一枝独秀!
【参考文献】:
[1]贺晓斌,何旭明.我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探微[J].中国市场,2007(31):33-35
[2]金迎春,陆海涛.浙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及解决困境.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J].2012(03)
[3]李皇帅,浙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突破方法探索与良性循环的研究.硕士优秀^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12.10.23
[4]刘飞.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扩展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2011.(5)
[5]何志哲,耿先锋.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4:99-101
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探讨(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