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几年,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闭潮”,中小企业整体发展壮大的背后存在着是越来越多的亏损、倒闭甚至欠债潜逃的现象,这也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诸多问题逐渐凸显甚至激化的直接后果,其中,中小企业融资难、转型难、实力较弱、管理水平落后是较为关键的三个方面。本文从浙江中小企业的定义和地位切入,详细分析了导致目前发展现状的融资难、转型难、实力弱、管理水平落后的四个主要原因,并在文中最后一部分为促进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浙江 中小企业 融资 转型 管理
【正文】:
引言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而活跃的力量,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是,从总体来看,由于中小企业的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影响大等因素,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以浙江省为例,详细分析并探讨了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问题。
一、 中小企业的概述
(一) 中小企业的定义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划分中小企业的标准在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行业,均不尽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划分以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规定的各行业划型标准为准。我国在中小企业的划分上有过6次规定,而现行的界定标准是由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发展计划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并于2003年2月29日发布实施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小企业标准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三大指标,并根据行业特点将行业分为: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具体条件如下:
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6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1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5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1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住宿和餐饮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4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1]。
(二) 中小企业在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 是浙江经济产值的主体
截止至2011年底,浙江省共有3434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中大型企业仅有621个,约占规模以上工业总数的1.81%;其余33719个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数的98.19%。同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的产值高达39316.1亿元,约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9.7%[2]。这些数据无不显示浙江省中小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性。
2、 是浙江人员就业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