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文化的理论概述
1.1企业文化的涵义: 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用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教育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行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企业文化还是一个与规章制度互补的东西。企业文化是提倡你怎么做,规章制度是限制你怎么做。二者配套成龙、相得益彰,共同形成企业的意识形态架构。
1.2企业文化的起源及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理论,世人有源于美国根在日本之说,它的诞生标志着企业管理由以物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时代。自1796年世界上第一家现代企业诞生以来,企业经历了240多年的发展历程,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纵观企业管理的全部历史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 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三个阶段,企业文化则是20世纪80年代从企业管理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新理论是当代管理科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企业经营成功之道,目前已经受到国内外企业的普遍重视。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也被引入我国,一时间,许多企业都相继开展了企业文化研究热潮,然而,相比我国的一些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有关理论研究显得有些滞后从已发表的研究成果看,研究的重点大多放在介绍引进模仿和构造学科体系上,而很少结合我国的实际加以消化吸收,很少针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加以分析研究,导致理论和实际脱节,研究的成果难以胜任指导企业的实践。
1.3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可以说说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前途, 更准确的说法是处于企业文化潜层的意识形态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和前途,因为无论经营还是管理,无论垄断性扩张还是创新性模仿,无论决策层判断还是执行层办事,甚至说企业运作的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层面,都无不渗透着企业文化的影子,而且所渗透的是最最重要的东西,想想看:决定着企业的所有思考取向、判断方式、办事风格的东西有多么重要?可以说生死攸关。 企业文化也是治疗“各领风骚三五年”病症的处方,而且是唯一的处方,象调整产业结构、拉动产业升级等等,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企业文化却是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标本兼治。因为决定企业前途的第一因素注定是人,而不是物,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也注定是人,而不是财务结构或资产状况。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曾经夸口:“把我的资产和资金全部拿走,只把组织留下来,我有把握五年恢复旧观”。而这里要求留下的组织,恰恰正是承载着企业文化的唯一载体。 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
2当前企业文化的几种模式及其优缺点
根据当前企业的基本现状,如果初略的做一个分类,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四种基本模式:
2.1以导入CIS为着力点的企业文化运作模式: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大多数企业都喜欢以导入CIS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首先由理念体系出发,然后到规范体系,在形成一套形象识别系统,并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加以渲染和推广。这种企业文化模式建设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行,由于比较固定的模板可以套用,不需要太专业的人员和太专业的知识就可以实施,这种文化模式有利于企业形象宣传和形象识别。缺点是: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深入程度不够,表面化 形式化;企业文化与员工心理契合程度不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程度不高,从主观出发,好大喜功的现象比较明显,通常会导致企业资源浪费和形式主义,出现企业文化建设的千篇一律和“两张皮”现象。
2.2以目标任务为着力点的企业文化运作模式:完成任务高于一切,围绕着完成任务展开一系列的文化激励和奖惩措施,只强调目的和结果,不关心手段和过程,这种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的优点是:比较注重实效,短期成效明显,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员工参与的积极性程度比较高。缺点是:企业缺乏核心价值观念和长远规划,企业发展缺乏持续性和统一性,短期行为明显,割裂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甚至会出现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反文化”现象。
企业文化纵横谈(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