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吸纳劳动就业、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融资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事关中小企业的发展。如果能进行正确的、科学的融资,使企业的经营生产的现金流得到保障,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然而,也有很多的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时,没有注意到融资的风险,没有进行融资风险的评价、分析、控制,结果融资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大的收益,反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选择正确的、科学的融资方式并对融资风险进行防范已成为中小企业的头等大事。本^论文是对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及风险防范的一次理论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融资风险
【正文】:
一、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目前,我国可供中小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多达二十多种,既有直接融资方式,又有间接融资方式。针对现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我们选取了几种普遍的融资方式开展讨论。
(一)银行借款融资
银行贷款是一种最为正规的融资方式。由于中小企业的市场淘汰率远远高于大中型企业,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选择这种方式来贷款的话可行性不是很大。在这个时候良好的银企关系可能会提供一定的便利之处。其次,由于银行贷款手续繁复,审批时间过长,许多中小企业为求发展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从民间融资。数据显示,在宁波的13万多家注册企业中,有信贷记录的约为4.4万家次,也就是说,近三分之二的企业从未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11年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对大型企业的贷款余额为13.42万亿元,对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9%以上,中小型企业的贷款余额合计为17.68万亿元,占比约为57%。
(二)民间融资
同正规融资相比,民间融资的供给者更了解借款人的信用和收益状况,从而克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这种筹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合集资金将其贷放到生产流通领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压力。同时其利率杠杆灵敏度高,资金滞留现象少,手续简便,提高了资金使用率,是一有效集资途径。但该方式的利率相对较高,一旦企业出现重大的问题使得无法偿付时,出现的问题将会是非常棘手的。另外由于其具有“地下”性质,因此能够使中小企业在获得融资的同时保持其经营的私密性。因此民间融资能够成为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
2005年7月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出席“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时说,根据央行调查统计司以民间融资的调查推算,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占GDP的6.96%左右,占本外币贷款的5.92%左右。
据此前阿里巴巴集团的《小企业经营与融资困境调查报告》显示,在温州等地,超过50%的小型企业通过民间借贷完成融资。央行温州中心支行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温州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市场。而来自温州官方的文件也首次证实,当地民间借贷规模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的1/5。泡沫吹大后,风险必然接踵而至。据里昂证券的民间借贷调研报告,温州民间未偿贷款总量可能高达8000亿元到10000亿元。由于一些本地企业开始破产,估计2012年有10%-15%的未偿贷款将会变成坏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