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培训。
1.培训方法的多样化。作为传统的港口企业,东泰公司的职工培训方式多是“师傅带徒弟”式的言传身教方法,即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师徒关系进行职业技能的讲授观摩和指导操作为主。还有就是参观式培训,即带领参培职工深入现场观看优秀工人的实际操作和工作流程,培训实效视个人差异而论,没有具体标准。培训方法的单调枯燥,使得职工被动参与其中,其抵触情绪自然是比较高。而现代的培训方法则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理论讲授,又有情景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
2.培训工具的多样化。东泰公司的培训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单纯的以理论讲授为主,培训工具运用十分简单,也不被重视。这种培训方式极易受到时间、地点、人员方面的限制,培训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而在现代培训过程中,培训工具由低科技含量到高科技含量逐步替代更新,如:录像机、投影机、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最大程度地应用于培训工作中,打破一些常规工具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局限,既直接降低了培训成本,又有效的保证培训质量。
3.培训模式的立体化、专业化。现代职工培训的发展趋势,要求不断提高培训的工作质量,东泰公司必须要将职工培训活动的多样化迅速落实到实际开展中去,通过增强培训针对性,需要公司积极开发一些切合本企业的培训方法和形式。比如新职工培训、角色扮演培训、案例分析培训、轮岗培训、团队建设培训等等,切实做好培训组织实施工作。
(四)构建完善的职工培训系统。
职工培训作为一个有始有终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了确定培训需求、设置培训目标、拟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活动和总结培训得失等各项内容。东泰公司如果想真正寻求培训收益的最大化,就必须采用系统化的构建职工培训系统,以最少的成本投入来获取最大化的人力资源收益。
1.培训需求分析。东泰公司必须十分准确的了解所属各个岗位的信息,包括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操作内容、标准流程、所需知识技能、绩效考核等等,通过科学统计分析的方式,得出岗位培训的细分需求,这才是每项培训实施的必要基础。培训主管部门必须准确分解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目标对当下职工培训的要求,并将其细化到各个部门、各个班组和各个岗位上,增强补弱,一旦发现职工的技能素养等低于其工作任务要求,就可以迅速组织起专项培训,让职工切身感受到培训的迫切需求。
2.培训目标的设置。明确的培训目标可以有效界定计划制定的方向和框架,才能确定培训人员、时间、地点、方式、方法等具体内容,并可以在培训结束后,迅速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东泰公司缺少的就是培训目标的具体明确,大多以形而上学或空洞的语言界定目标,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归纳和设置。
3.培训计划的拟定。制定培训计划是对目标进行具体落实,由公司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核准,要求培训组织部门拟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科学选定培训项目和内容;合理设计流程和考核方式;选择适当的培训场地和工具等等,保证培训实施的可操作性。
4.培训活动的实施。在培训计划得到核准后,就是具体落实和开展培训活动了,东泰公司需要重视和强化的步骤如下:(1)明确培训项目的具体负责人。培训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将直接决定着培训效果,需要他切实的分析调查、确定目标、监督预控、掌握考核以及评估果等各项重要的落实工作。因此,一定要选择工作认真负责,具备培训专业知识,并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培训负责人。(2)选择合适的师资。培训中师资的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职工培训后所能达到的培训质量高低。东泰公司作为港务装卸企业,虽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但随着设备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师资要求也不再只限于简单熟练工种的教授,也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因岗施教,按公司的不同岗位规范要求推进培训活动的开展。(3)选择参培职工。与师资要求同样,东泰公司在参培职工的选择上也需要进行甄别和选拔,根据具体培训项目的要求和培训内容选择参培职工,必须考虑其具备需要性和可能性的入选条件,从而确保参培职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培训活动中去。
5、培训的总结评价。培训的总结评价就是总结和检验培训效果,是本次培训的结束,也同时是下一次培训的开始。通过针对此次培训的总结评价,可以发现不足、总结教训;还可以找出新的培训需要、明确下次培训重点。东泰公司职工培训工作在此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强化该项工作要求。
六.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从企业到个人都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新形势下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东泰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分析和研究,寻找存在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组织不力以及培训评价体系缺失等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因本人水平、时间有限,对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分析还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帮助东泰公司等国有企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来应对新的挑战。
【引文注释】
注[1]丁•明塞,张凤林.《人力资本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53.
注[2]关淑润.《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324-388.
注[3]何承金.《人力资本管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注[4]范春林,袁辛.《企业雇员心理与行为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注[5]刘志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分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21-37.
注[6]翟淑萍《国有企业员工培训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2.
注[7]赵曙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国际比较研究》[J].世纪经济报道,2001,(10).
注[8]数据资料引自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东泰港务分公司职代会报告(2017)
注[9]数据资料引自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东泰港务分公司职代会报告(2017)
注[10]数据资料引自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东泰港务分公司培训总结(2016)
注[11]数据资料引自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东泰港务分公司培训计划(2017)
【参考文献】
[1]刘善仕,王雁飞.《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45-89.
[2]加里•贝克尔(美),陈耿宣译.《人力资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8-43.
[3]蒋云根.《组织行为的心理分析(第3版)》[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3:79-135.
[4]刘兆阳.《中国员工,你合格吗》[M].上海:地震出版社,2013:65-171.
[5]漆勇.《成为被需要的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1-87.
[6]魏特利(美),林伟贤(中).《做自己的No.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8-99.
[7]杨秀清.《浅析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的提升》[A].中国烟草学会2016年度优秀^论文汇编——教育培训主题[C],2016,(9).
[8]孙英.《新形势下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思考及建议》[A].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1).
[9]巴爽.《试析国有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与问题》[J].中国市场,2013,(18):111-112.
[10]薛琴,谭亮,申俊喜.《解用工计划管控之殇——契合国企战略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体系研究》 [J]. 华东经济管理,2015,(06):49-54.
对东泰港务公司职工培训工作的探讨(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