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鞍山市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集中于制造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多是围绕着马钢、长江钢铁等钢铁企业进行配套,业务形式单一,欠缺自主品牌优势。即便少数企业创建了自主品牌,企业品牌效应也没有形成。其原因是核心技术都是靠外引进,企业自身只处于装配、销售端,无法形成品牌效应。
3. 福利待遇低,员工流动频繁
目前,多数中小企业运营管理在用人机制上,习惯采用“现人现用”的方法,未对员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管理,很难强化员工与企业的组织关系。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谋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员工薪酬普遍起薪偏低、社保和其他福利较少。
二、新时代下马鞍山市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在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政策引领下,各级政府出台了大批关于企业发展的政策,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中小企业不仅可以利用国家实施的战略走出去、引进来,也可依据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寻找新发展方向,开拓新兴市场。伴随着互联网经济和“四新”经济的快速兴起,很多中小企业围绕战新产业和“互联网+”寻找突破点,找寻市场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一) 发展区域经济的机遇
马鞍山市具有优势的地理区位,位于南京一小时经济圈,拥有铁路、公路、港口等便利条件。抓住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和市政府推动马鞍山市加快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契机,利用郑蒲港综合保税区,构建以“口岸-产业-市场”一体化的港口经济,利用交通便利的地理区位优势,发展物流、商贸、新服务业态,随着高铁和城铁不断缩短长三角城市间出行距离,从而发展特色的旅游经济和房地产经济等等,本市的中小企业在长三角大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将收获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 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机遇
马鞍山市是一座工业化城市,有着较强的工业制造基础。随着钢铁行业去年以来的回暖,省属国资企业马钢加速产业升级和“1+7”多元化发展,很多围绕钢企配套和服务的中小企业,也将迎来一轮发展高峰期。此外,市政府近两年来引进和培育了一批战新企业,建立了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国家级和省级战新产业基地,利用政府的政策导向,围绕战略新型产业,将会集聚和催生一批新的中小企业发展机遇。
(三) 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
马鞍山市和县获得批准建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此为契机,实施规模化经营、特色化种植和订单化生产,依托城市市场,创建工厂化育秧、设施大棚和农产品物流等蔬菜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当涂县着力发展水产经济,打造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全力推进“稻田+”综合养殖模式,进行河蟹等水产品生态养殖。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市中小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提供了机遇,推广“互联网+农业”,通过门户网站开展农业众筹、众创,发展线上农产品检测、信息服务、商品展示、产品认证查询、农产品订购,和线下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物流配送等。
三、马鞍山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困境
虽然在新形势的指引下,马鞍山市中小企业有了更好的发展机遇,然而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阻塞了其经济的开展。这些问题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 外部环境制约
1. 缺乏高效的融资环境
马鞍山市经济体量不大,本土缺少成熟的创业投资市场环境,许多企业家主要依靠私有财产起步,融资途径单一。在创业初期是无负债运营,一旦进入经营发展期,随着企业规模增大,资金短缺的问题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如果中小企业自身在财务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将使其未来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贷款难度增加,金融机构设置的高门槛贷款条件和审批复核流程,最终使很多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融资。中小企业主只能从民间借贷公司获取资金,高额的利息又让企业今后发展困难重重。
2.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马鞍山市近几年建设了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和创业孵化基地,但服务支持人员对企业综合性指导的业务能力不足,创业孵化基地的功能还是较弱,对创业支持工作投入力度不够。马鞍山市科技路路通、各行业协会、各中介机构等服务体系已建设完成,但公共服务平台并没有达到高质量、多维度的效用,在马鞍山当地及周边地区未形成成熟的市场资源平台,造成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渠道不畅,中小企业对资讯搜索的难度和成本加大,对当前行业的热点信息捕捉不够精准,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发展。
(二) 企业内部管理不科学
对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问题的探讨(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