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随着市场的变化,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逐步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从注重外部发展转化为内外结合的管理方式,发展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内部管理效能就成为了必然的先决条件。企业经营者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不能直接体现经济效益,不好衡量,大多不重视。多数中小企业的人资管理部门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效能,仅仅处于原来人事工作“支持”和“服务”的层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缺乏科学的薪酬管理机制。二是对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新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越来越有响应性的企业组织去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用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来代替传统的企业经营用人方式,它能有效的对员工进行开发和利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潜能,促使他们为企业的成长献策献力。
(1) 薪酬管理误区
对于企业来说,最直接有效、最广泛激励员工的方法是薪酬鼓励。但是在本地的中小企业中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没有形成依据职位、工种、技能、学历、经验、为企业所做的贡献等为指标的薪酬配置标准,在薪酬分配时没有做到杜绝随意行为。科学性和公平性的缺乏是现有的薪酬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最显著的体现。
员工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将会引起员工负面情绪的增加,影响工作效率。为达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仅凭薪酬管理制度是不够的,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者并没有意识到绩效考核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很多中小企业主认为薪酬管理与绩效考评是相互独立的,没有认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少数企业管理者虽然在管理中实施了绩效考评,但未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缺乏系统性的考评指标体系建设,多数都是模仿其他企业或依靠经验法则。加之,对绩效考评的认识理解不够,未建立考评反馈机制,这就使它流于形式,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有效的将考核结果运用到改善管理现状中去,失去了考核、激励的作用。
(2) 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多数中小企业都由初创期向成长期转变,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开发就显得特别重要。然而多数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认知不足,多数强调“以事为本”的理念而未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人”的效用,不知道通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能有效地帮助企业吸收好的人才资源、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激发员工的潜能。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及职业生涯规划,未能正确的意识到帮助员工创造有利于发展的内部环境和通过各种激励措施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
当前多数中小私营企业不注重对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未建立长远的人才规划,造成企业经营发展中核心人才的匮乏。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高度稀缺复合型管理人才。多数中小企业都是重业务轻管理,企业较依赖能直接创造价值的业务人员,忽略了企业中管理人才的作用,业务部门往往主导了公司的经营管理,业务独大的局面,容易造成过多关注短期业务发展而忽视了企业长远的经营规划,其他管理部门提出不同的意见也不能受到公司重视和采纳。随着企业经营发展的扩大,企业的经营离不开较高管理水平人才的支持。由于缺乏复合型管理人才,仅靠企业现有的管理水平,不能满足持续运营发展的需求。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经营潜力。二是缺乏高级技能和专业核心人才。马鞍山市外来人口较少,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制约了高层次高技能的人才引进,以马钢为主的国有控股企业和少数股份制上市企业聚集了为数不多的高级技能和专业核心人才,中小企业中拥有的高级技能和专业人才寥寥无几。此外,受到周边城市发展的影响,马鞍山市地处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辐射范围之内,导致高级技能和专业核心人才更愿意去薪酬福利待遇更好、经济发展更快的南京、合肥。企业的未来离不开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核心人才的缺乏,使中小企业陷入发展的窘境。
2. 内部制度建设水平不高,工作效率低下
(1)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将有力地支撑企业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少数中小企业对内部管理制度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制度建设仅达到了内部分工相互制约的层次,使得企业内一些岗位职责不明晰,容易出现责任不清、相互扯皮、推诿等现象,最终无法追责形成闭环,致使管理上出现了“真空大”现象,对企业发展带来致命打击。由于机制体系不健全,许多管理条例和规划都没有起到效用,敷衍了事,无法有效的执行,更缺乏执行结果。很多规划都成了形式主义,不能形成具体有效的控制措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 企业内部制度缺乏公平
企业在内部制度建设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缺乏公平性,这些问题可能不是被白纸黑字写下来的,但由于长期部门内协作和管理者个人管理风格和部门间的力量搏弈,所以形成了许多不公平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小圈子意识和薪酬不均衡。例如,管理者依据个人主观意识、个人喜好选才,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等因为这些小圈圈的形成造成了大量的不公平现象,这些现象造成工作不透明,产生诸多弊端。
(3) 产品竞争力弱,创新意识不强
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传统产业及产品仍占马鞍山市中小企业的主导位置。围绕钢铁行业的加工制造服务,过于依赖他人的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意识薄弱,使中小企业无法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尽管全市经济总量有所提升,但从长远经营发展来看,很难增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中小企业对市场定位、行业定位方面缺乏掌握,没有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全面有效的把握行业市场、行业状况、竞争程度,盲目加入自身竞争力度不够、市场饱合的市场项目上,造成企业发展资源错配。
四、新时代下马鞍山市中小企业发展对策
(一)加强中小企业外部环境建设
1. 改善金融服务环境
(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对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问题的探讨(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