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生存的基础,与硬实力在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之下,使企业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其中儒家、佛家和道家思想长期以来对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使其为企业发展所用,充分的发挥传统文化积极的作用,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并进一步解析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企业管理思想,以及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建设、吸收、借鉴
【正文】: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其不仅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体系和工作作风,同时也是企业成员整体精神、价值标准及习惯的沉淀,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特有的文化形式,使企业具有自身的特点。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力的基础,可以有效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约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起着导向的作用,使其与其他企业存在着不同,更容易取得消费者的认同感。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企业文化,那么其也没有自身的特色,很难取得长远的发展,所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存在的基础,也是企业取得持续发展的保证。
一、中华传统文化概述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延续不绝,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
(一)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多元性,吸取了多家之长,以儒家为核心的,而最后成型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家法制、家族制为背景、以儒教伦理为中心,包容各家所言的多元型传统文化。其具有以下特点。
1.人本思想
人本思想是一切问题都应该以人为中心、为根本,以人为本,重视社会伦理道德、履行好义务,从而保证社会的正确秩序,实现人际和谐的关系,使人生的修养得到积极的提高。
2.贵和尚中的思想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理想境界,即千差万别的事物聚集在一起,能够实现统一、协调、和谐的共生共存,在平衡发展下起到互相促进作用。在传统文化中和谐的实现是需要坚持中庸之道即凡事保持中立。中和思想在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相处时要保持“中庸”的思想,不提出自己的意见,保持中道。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