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档案主要是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资料进行归档整理,以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连续性,以确保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可是在现代记账模式下,会计数据一般都被保存在磁盘等可便捷存取设备上,而现在的信息技术可以对会计数据进行无痕篡改。假如会计数据被篡改,将严重影响企业作出明智而科学的判断;同时,由于会计数据大部分集中在磁盘等可存取设备上,一些唯利是图的员工通过盗取磁盘等会计数据档案,拷贝、伪造及销毁相关的会计信息档案,会计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以及完整性也遭到破坏。
6、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更加丰富了会计软件的功能,如软件制作、预测分析、会计人员的内部控制、会计数据的维护以及防止病毒的入侵等,功能越多就可能不能兼顾很多小的细节,从而引发风险。授权批准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手工做账模式下,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授权批准之后才能进行会计处理,业务人员就可以依照规程进行操作。与此同时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某些业务人员因其职位上的便利,可以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从而造成公司重大的经济损失已屡见不鲜。例如某大型企业的业务人员被其客户收买,通过职务的便利开出假订单、产品销售发票以及提货单的同时篡改和客户有关的资料,让企业遭到重创
三、针对会计电算化应用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会计电算化已然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地数据支撑。一方面,由于计算机自身发生错误的概率相对较低,而大多数的错误都是人为的,发生错误后,由于会计数据涉及面广,很难对其进行还原,严重影响核算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电算化因其必须在网络环境下工作易受到攻击和入侵,因此企业计算机维护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网络运行环境。
(二)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增长,因此加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已刻不容缓。目前,电算化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虽然在数量上很多但参差不齐,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高校方面:要想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一方面要对会计专业的理论课程适当地进行调整,要把会计和计算机理论高效的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在实践课程中,在注重对学生进行会计知识的技能培训的同时不能忽略了计算机技能的培训,培养出一批既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又有强大的实践技能支撑的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企业方面:为了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的电算化复合型人才首先要确定培养对象,其次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只是单一的财会业务培训,还要让他们灵活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只有将两者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加高效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达到培养的目的。
(三)财务软件向管理软件过渡
现如今,财务软件由于缺乏分析和决策的功能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如何让企业通过财务现状的分析作出正确的决策成为大多数企业的追求,因而财务软件向管理软件的过渡也成为必然的趋势。通过软件的过渡才能使得会计信息不再停留在浅层次的会计指标上,而是通过对企业财务现状进行多角度的剖析,给企业决策者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会计软件的管理是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因此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企业未来能够更好发展的基础。在制定过程中,应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全方面的规划,将财务软件融入管理功能,发挥会计管理职能,只有这样才符合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四)规范开发和使用,加强安全保密性
计算机病毒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为了预防病毒的传播,一定要将病毒的传播路径阻断。防范工作应从这几方面进行:必须使用正版软件。现在市场和网络上流行很多盗版软件,这些软件极易携带病毒,一旦入侵计算机系统将会造成企业重大损失。因此要对计算机发生的异常现象高度重视,因为这种现象有极大可能是计算机遭到了病毒的入侵;及时升级反病毒软件。定期备份数据。要及时升级升级反病毒软件,以防止新病毒未入侵计算机系统。同时,要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以避免由于系统遭到破坏所造成的损失;每一次对可移动硬盘等外部设备要进行病毒查杀后才能使用;不打开陌生人在MSN和QQ上发来的视频和网页和来历不明的邮件。
(五)完善会计电算化的档案管理制度
电算化模式下生成的凭证及帐表等会计数据,应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整理归档。企业有关会计职能部门应密切协作,确保会计数据档案的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连续。按照国家档案局制定的企业档案管理标准做好档案的防火、防潮及防腐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按照该制度对相关会计数据进行分类。企业一般每年要对会计档案的完整性进行检查,针对磁盘等电子档案要每年一次更换,以避免由于磁盘等电子设备无法修复造成相关会计数据的丢失,而对于纸质档案要仔细检查其是否被腐蚀和损坏,若有要及时对其进行修补。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一次性刻写光盘,这种光盘有效时间长,满足了企业会计数据档案管理的需要而且一次刻录后不再进行二次刻录,有效预防了会计数据被篡改的可能,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
(六)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会计记账员不能对账面进行审核,会计审核员不能对账面进行记账等等。通过建立完善的电算化内部控制体系,来确保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及正确性。同时岗位工作任务和职责的明确,不仅提高了效率,更降低了发生错误的概率。工作日志的概念就是将每天的工作过程完整的记录下来,同时要将工作人员的姓名、电脑使用开始及结束的时间等等。通过建立会计电算化工作日志制度可以在错误发现时追溯错误的事项及谁操作的,形成完整的责任倒查机制。因此建立该制度可以从源头上预防会计数据被修改,即便发生数据被篡改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该制度查到源头,挽回企业的损失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可以更好地为企业的会计工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覃薇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J].法制与经 济,2011,(7):84-86
[2]王艳华.会计电算化的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9)25-26
[3]王庆彤.浅析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3(10)
[4]许晓清.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东盟博览,2011,(5):98-99
[5]苗壮.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 学学报,2012(11)
[6]张学琴.会计电算化发展对传统会计的影响[J].经济发展,2011,(16):25
[7]张力红,李威.会计信息化应用中的问题及几点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7):12-14
[8]兰博. 探析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新思路[J]. 知识经济,2013年6期
[9]刘志.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对位经贸,2012年第7期
[10]王海江.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经济发展,2011,(16):65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研究——以嘉荣公司为例(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