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的对策
1.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优化岗位配置,建立培训体系和激励制度
(1)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规划,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科学地分析预测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分析确定人力资源的选拔、使用、保持和开发策略,做好人才储备计划,确保企业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需要的人才,尽可能的实现“人事匹配、人物匹配、人人匹配” [9]。
(2)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组织结构和岗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建立岗位说明书(包括:岗位任职资格、工作任务和目标、职责与权限、隶属关系、工作条件等内容),优化配置,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切忌人员和岗位的随意配置,尽量做到人尽其才。通过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当下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符合企业现状的培训目标、培训体系和培训计划,分阶段、分步骤的实施内外部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提高岗位匹配度。
(3)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和薪酬福利制度。激励制度和奖惩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标准和评价方法,以获得客观、公正、真实的评价信息。通过内外部薪酬福利调查和全面职位评价,建立科学、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制度,参与员工的个人职业规划[6]并根据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阶段及期望,设计晋升通道和岗位调整机制,使能力提高的员工去从事更高层次、承担更多责任的工作,保持员工与工作的动态平衡,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
2.提高资金管控能力,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1)企业经营资金的管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发展,企业要分析制定科学的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运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中小企业要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及经营需要,做好资金的筹资、投资规划及资金预算,还要重点分析并做好应收款、应付款的管控,使其保持在合理、可控的区间,实现资金效率最大化,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效益提高。
(2)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核算等基础财务工作着手,从提高经营者及财务人员对会计的核算监督职能的认识开始,使其认识到会计法规、财经制度及会计工作对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严格规范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财务制度还包括建立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和稽查制度[3],对涉及款项的收付和结算,必须有两人及以上人员分工处理,以实现相互牵制和监督,为财务和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真实、合法的财务信息和财务报表。
3.制定知识产权规划和新产品创新策略
(1)企业应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制定中长期知识产权管理战略
制定专利、软著、商标等知识产权管理规划,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知识产权的保护策略,以保证企业知识产权不受侵犯,保证企业的知识利益。当前国内外企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越来重视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
(2)新产品的创新应考虑影响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
首先,要制定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策略,创新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创新项目的质量和速度。其次,要制定创新资金募集策略,研发和创新项目的实施需要足够的资金来开展和持续,研发的新产品推向市场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再次,要制定创新激励政策,充分调动技术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热情,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快速开发出高质量、具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最后,要制定创新成果产业化策略,没有产业化并推向市场的创新都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快速产业化并获得经营利润,是企业投入大量人力、资金进行创新的原动力,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4.制定企业品牌战略,制定企业文化兴企战略,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实施品牌战略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策略,纵观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和百年老店都有自己响当当的品牌,制定企业品牌战略需要全面的分析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制定适合企业及产品定位的营销和公关策略,导入CIS企业识别系统,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企业还要了解国家品牌战略和培育政策,申请政府各个层面的“知名商号”“驰名商标”“政府质量奖”等荣誉资质,助力企业品牌影响力提升。例如:我所工作的浙江省政府推出的“浙江制造”资质的评选,有力的帮助了企业品牌影响力提升。
看到身边缺乏企业文化的企业裹足不前和倒闭,深感“没有企业文化的团队,是很难长大的团队,也是很难持续发展的团队”。再看看,各大知名企业,无论是华为、海尔还是阿里巴巴,没有一家企业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文化是让企业团队成员凝心聚力、荣辱与共的无形之手,给团队巨大的精神力量,帮助团队成员同心同德、聚力前行。
5.分析企业信息化现状,制定信息化战略
中小企业应导入适合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可帮助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信息化建设不可“操之过急,盲目上马”。要根据企业现状制定企业的信息化战略[7]。第一步,分析自身管理现状,全面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管理流程、规范程度、人员水平、资金状况等信息化的基本条件。第二步,确定当前需求和目标。第三部,制定实施导入计划。第四步,信息化系统设计开发和项目实施。最后,对信息化的效果进行评价并不断的改善,以达到信息化管理目标。
(二)企业外部环境问题的对策
1.分析制定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战略
国内外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相关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在职的杭州某科技公司,生产风电和光伏新能源配套电力产品,2018年前产品销售业绩一度井喷,随着国家新能源电价补贴政策的取消,相关行业投资锐减、项目搁置,导致公司相关产品销售额直线下降;同一年,公司通过了解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申报并获得奖励60万元,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这个例子足以让广大中小企业充分认识到学习、研究国家经济政策,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相应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2.建立基于客户需求和新技术融合的产品研发模式
面临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要靠机动灵活,“船小好调头”的优势,通过各种渠道调查、了解客户需求,分析同行业产品的不足及“痛点”,分析行业及当下最新技术,建立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融合最新技术的产品研发管理模式,赢得先机,抢占市场,帮助企业成为行业技术领先企业。
3.制定企业营销创新战略[5],提升营销管理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1)“会议营销”创新营销战略
杭州某科技公司,摒弃传统的营销方法,通过策划实施“会议营销”,赢得了大量客户和销售业绩。会议营销的主题和内容由企业根据企业自身优势结合所邀请顾客的身份和职位而定,可以做到既符合客户关切,又能发挥企业优势,关键是起到了营销企业及产品的目的。比如企业通过召开“新产品研发项目评审会”介绍新产品征求专家意见的方式,满足了客户的虚荣心、向客户推销了新产品,又能给新产品完善提供信息。
(2)“移动展厅”创新营销战略
杭州某科技公司,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行业的展会营销,由于时间短、场地限制,往往不能让客户了解自己的产品。公司大胆的提出“移动展厅”营销计划,通过分析策划,根据公司产品特点和客户需求,购买了适合布展的车辆,把产品设计并布展到展车上,这能够全面的对产品的功能和特点进行动态演示,最绝的是可以把展车可以随时开到全国各地顾客的公司或指定地点,随时随地的向顾客展示产品。通过这种营销方式,企业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订单也蜂拥而至。
4. 提高企业自我约束意识,守法经营,规范管理
中小企业要牢固树立“守法经营”的“红线”意识,要根据国家政策要求不断调整发展的自我要求,例如: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涉及的环境保护区域规划和控制要求、税法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修订后的新要求等。乡镇企业的粗放式、家庭式管理要向规范化管理转型,小农意识要向企业家意识转变,中小企业要重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学习和研究,提高自我约束意识、守法经营、规避经营风险,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四、结论
我国中小企业受益于国家经济发展支持政策不断推出,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地向好发展,中小企业对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积极作用日益突显。然而,很多中小企业还面临着各种困难和层出不穷的问题,有的在成立不久面临破产或昙花一现之后陷入低迷,这应该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
本文对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一些比较普遍的内部管理问题和外部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对解决策略进行了探析。目前对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较多,各抒己见,本文对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还不够深入,希望大家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2-28)[2019-09-24].
[2]199IT.2018年中国中小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报告[EB/OL].(2019-09-07)[2019-09-24].
[3]刘敏,钱方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9):206-208
[4]刘雪菁,杨宇,刘芳.新形势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9,16(08)36-40
[5]罗憶,新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创新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0):248
[6]马明清.新时代促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决的对策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8):71-72
[7]黄梯云,李一军.管理信息系统: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4
[8] 刑以群.管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7.
[9]赵晓东,应丽芬.人力资源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1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