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义乌民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经营管理,指的是对企业经营的采购、生产、销售、检验、财务等各个环节,采取相关措施,使其实现预期经营目标的过程。义乌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管理不规范,经营观念落后
义乌民营企业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2.6万多家工业企业中,个私企业数量占90%以上,大量的生产企业还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的生产阶段;7万多市场经营户中,采取公司制的只有1182家,其他均为个体或生产企业前端。个体私营企业主要以时间来取的价格优势:一天十几个小时,工作时间长且没有休假。靠吃苦耐劳而形成有限的价格优势,而这些有限价格优势最终慢慢消退。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人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的前提下,会有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所以在收入提高的前提下,不论企业主还是工人也都必然希望有一些时间能自己安排,学习,娱乐,休息等。所以此类价格优势容易在消退,最终阻碍企业持续发展。经过不断的发展,义乌也出现了一批上规模企业,但基本采用家族式的管理:即主要通过血缘,熟人介绍等方式来招聘管理人才。因而管理不规范,有制度但不执行的情况比较普遍。特别在财务制度上,基本是老板一言九鼎,财务核算虚假、混乱,无法做到准确真实的反映企业盈亏。这种模式,在企业发展初期有相当优势,但随着企业的扩大,就将面临诸多管理困境。
(二)管理水平低,专业性不强
义乌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大多依照经验,凭借业主在经营实践中的多年经验积累而艰难地发展着。管理水平不高是义乌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一是缺乏管理人才,一些企业的高管学历层次偏低,中下层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基本在高中及大专层次。先进的管理方法在没有高素质人才的环境下不能得到贯彻执行,导致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低下。二是管理方式粗放,缺乏专业性,缺乏战略规划,企业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比如一旦发现某个项目具有盈利性,就一哄而上,盲目跟风,很快导致市场供过于求。
(三)科技含量低,突出产品少
总体而言,价格低廉仍是义乌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而代表高端竞争水平的品牌少之又少。义乌民营企业以低价争夺订单,关注点集中于如何提供更低价格的产品,无暇顾及产品品质的提升和品牌建设、技术创新、文化培育等问题,因而落入了粗放型价格竞争的“低水平”陷阱。在此背景下,许多中小企业在依靠创新带动企业做强,做大意识上比较模糊,不愿加大知识产权和研发创新投入,被最终锁定在产业链的末端,无法持续发展。
四、义乌民营企业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打造因地制宜的企业文化
义乌是一个具有悠久经商传统的城市。很早以前,“敲糖帮”们就肩挑货郎担、手摇拨浪鼓,走南闯北、走村串巷,从事着农业社会最为边缘化的“鸡毛换糖”小生意。他们秉承着积少成多的经营理念,坚守“进四出六”的经营原则,广交天下宾客,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员工,使之与企业共发展同进步,从而迸发出强大的发展动力。
打造因地制宜的企业文化,我们可借助外部氛围,学习义乌人民的“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拨浪鼓精神。勤耕好学,是中国传统的耕读文化,也是义乌人勤劳致富的基石。义乌人勤俭朴实,精打细算,富裕了,也依然节俭生活,把钱用在再发展、再创业上;义乌人自古重视文教,好学向上,学必从优。义乌人刚直清正,“义”字当头,敢做敢为,不怕艰险,义乌人说一不二,有以正做人的精神。将此作为企业文化的基础,不仅谋发展,更是可以更好的融入城市发展。
再结合企业发展进度,制定适合企业的发展宗旨、目标和价值观等。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开早会,分享个人所得,共同进步;比如拓展活动,增强员工之间的联系与协作;比如创办企业报,鼓励员工踊跃投稿,宣传企业的同时又提高员工各方面素质,比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讲座,学习。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可极大的调动员工的参与性、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无形之中也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二)创建学习型企业
学习型企业是指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人为本,以企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增强企业学习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所架构的学习求知的目标管理体系和所建立起的能够不断实现知识转化的运行机制的现代企业。这与传统组织中以效率和控制为着眼点的做法有质的区别:传统组织通常通过其财务能力、营销能力、技术能力等来体现其竞争力;而学习型企业的竞争力主要将表现为学习的能力, 进而通过学习而将其财务能力营销能力技术能力等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例如,当企业资金满足不了企业生产需要时, 传统型企业想到的是如何去筹集资金来提高企业的财务能力, 而学习型企业则会考虑如何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以节约资金, 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义乌民营企业要创建学习型企业,离不开员工学习能力和技能的提升。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依托各种培训平台积极打造学习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管理能力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将员工的职业成长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起来。
(三)增强团合作意识,共担风险
世界已是地球村,团队合作已势在必行。团队合作我们可以分为企业与企业团队合作、企业内部团队合作。
义乌民营企业基本处于原子化状态,缺乏有效的整合,集聚效应不突出,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利润率很低;在规模、技术、管理上也都比较落后。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义乌企业要从竞争转向“竞合”,必须从单打独斗转向合作抱团。比如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产业延伸价值链、拓展价值空间、促进技术扩散的重要手段。通过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降低传统行业间的进入堡垒,为企业提供扩大规模、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巨大商机。比如加强与内陆的经济联系,促进小商品贸易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从而增强生命力。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所以企业内部的团队合作也至关重要。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有一个号的合作团队,必须要有一个号的管理体系。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引进职业经理人,企业管理,经营决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义乌民营企业需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利用现管理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生产流程、销售流程、业务流程优化重组,从物流、生产、营销、财务、新产品开发等一体化角度进行企业发展战略定位,同时,促进组织结构优化,将原有的塔型组织管理结构转变成扁平化“动态网络”结构,推动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管理方式从控制型转为参与性,使市场与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是企业得到持续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义乌民营企业有了量的飞跃,也开始质的提升。但当前国内专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各地纷纷举办市场,尤其是江浙一带的专业市场逐渐饱和。一些省份的市场政策比义乌市场更到位,更宽松,劳务资源价格低廉。信息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产销直接见面越来越少,商品信息互通更快,集散型市场的优势弱化,作为批发市场的转手经销可获利润下降。义乌民营企业在认识到危机的同时,更应抓住机遇。一是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新机遇,使义乌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让义乌民营企业有了更多的政策优势。二是市场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让义乌民营企业有了更多合作发展的机会。
在摸索中不断前行,在前行中不断摸索,义乌民营企业在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力的同时,总结经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梁菲.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困境及转型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
2019(15):15.
[2]杨鹏鹏.新时代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8(23):106-107.
[3]胡京.新时代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8):7-8.
[4]王克忠,非公有制经济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刘辛等,浙江中小企业跨世纪发展思路[J],浙江经济,1999,(3)
[6]漆世雄,浙江中小企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J],华东经济管理,2001,(10)
[7]刘宏鹏,中国民营企业扩张问题研究 Ⅱ.石河子大学 ,2013(06)
[8]史炜,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优化 [U].经营管理者 ,2009(07)
[9]冯圆,企业文化、环境经营与民营企业成本创新研究,南京大学 ,2013(05)
[10]胡国富,义乌城市发展特色展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2(10)
[11]张年忠,见证义乌,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03)
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