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企业规模小
零售企业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下,有些企业已经有几十家分店,也慢慢跨域了地域的限制,在其他一些大中型城市开设分店,但是这与国际上跨国公司相比,规模还是很小的,而且全国范围内没有大型连锁企业。拿超市来看,法国的家乐福共有11000多家单位,2004年的税后利润就达到了 726.68亿欧元,几乎是我国超市在当年产生的总销售额的5倍,从数量上来看,也几乎是大半个中国的超市数量,这种大规模的零售企业带来了足够的规模优势,在品牌的推广有叠加的作用,在采购上可以降低釆购价,在管理上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可以拥有完善高效的物流体系,从而带来利润的提高和顾客的满意。
3、品牌文化落后
品牌文化个性必须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消费者基本需求放在首要位置。个性化的品牌文化最大的特质是相对于其他品牌的差异化和独特化,其展现的是以品牌价值观为内核的企业文化个性,坚持个性有度、个性优质。一些研究者发现,在品牌文化的几大特征中,有以下五大特征最值得称赞,那就是:诚信、感化人的内心、专业、精致、豪放。品牌个性是品牌特色的体现,品牌特色则决定着一个品牌所拥有的市场。倘若一个品牌没有特色,那么这个品牌就时刻面临老化的危机,最终被消费者所抛弃。当下,我国百货零售业面临的一大特点就是品牌缺乏个性,这对公司的发展十分不利。在巨大市场竞争压力面前,诸多零售企业仍然停留在原先的营销管理模式中,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决策层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能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化水平、使企业降低成本等认识仍不足,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4、商品电子化落后
由于观念、技术的因素,零售企业对网络的应用还基本局限于扫描结账、初步的财务管理等,未能跟上通过各种技术革命整合产销一体化的流通过程,提高流通效率的时代潮流。尤其一些小企业(店铺)仍采用人力进行低效的采购、销售、物流、财务处理等工作,往往凭个人经验,导致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5、营销规模和营销业态冲击
与我国零售商业相比,国外零售商业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集中度高。我国零售商业的集中度只有1 0% ,而欧美国家则高达6 0% 左右,日本为50 % ;二是连锁业态为主。我国零售主要业态是百货商店,连锁店刚刚起步,通过连锁
经营的销售占全国零售商品销售额不到3% ,而日本为40 % ,美国超过60 % ; 三是规模大。我国零售企业年销售额19 97 年排名第一的只有34 亿元。国外企业规模数倍于我们。美国沃尔玛一家企业就拥有30 0 多个连锁店铺,19 7 年销售额高达1 17 9 亿美元;四是现代化程度低,我国零售业经营方式单一、技术装备落后、人员素质低,国外零售企业普遍是网络营销、连锁营销加上现代化的物流配送、内部管理。因此,进人我国零售市场的外资商业企业,基本上以大规模、连锁化、高技术的形式出现。不仅单个商店营业面积大、经营品种全、营销方式灵活,而且能发挥规模优势。
三、完善我国商品零售业营销管理的策略
1、改善购物环境
拓展经营项目,改善购物环境,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经济发展促使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者消费行为自然呈现多样化趋势,以往追求的价格实惠相比于情感满足体验则位居其次。我国百货零售业应改变传统单纯的商品销售功能,采用多元化方式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比如可根据商场实际大小,目标客户消费的实际需求,适当拓展咖啡厅,电影城,儿童乐园,美容院,健身房,儿童游乐场等多重经营项目,让商场集娱乐休闲及购物于一体,最大幅度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我国百货零售商场还应充分运用灯光、色彩、音乐等组合元素营造气氛,更好满足消费者对环境的情感体验,从而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和行为。
2、商品零售业电子化
连锁经营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现代流通方式。中国零售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广阔。由于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农村的零售行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假如能把这些地方的零售规范起来,比如做小型的超市连锁,将是一个很大的创业机会。同时,在连锁经营基础上的B2C模式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送货时间的要求。消费者只需在线支付货款,商家将根据消费者信息指派就近连锁经营分店送货并进行相关售后服务。连锁经营企业的强大物流体系能帮助电子商务实现商品低成本配送且发送及时,渠道畅通,能较好地解决网上零售所面临的配送问题。
3、完善广告宣传
在感性消费时代,顾客需求好比一座漂浮在大海中的冰山,人们能够看到的只是其中的十分之二而已,另外十分之八隐藏在海平面下,连顾客自己也不见得清楚。这些隐藏的需求大都属于情感上、心理上的需求,有待商家去激发、去挖掘。广告的理性诉求和感性煽动,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以可口可乐为例,其之所以能畅销100多年而不衰,除了独特的配方和美妙的味道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可口可乐切中消费者利益深处和心理需求的广告诉求。从1886年至今,可口可乐用过的代表性广告语达100多条,其中有: “我要给世界买杯可口可乐”、“享受一杯欢乐饮品”、“享受渴望”、“阳光下的冰凉”、“好味道的象征”、“可口可乐… …好时光”、“享受可口可乐”等。这些广告,从理性上,始终强调它的美味和清新; 从感性上,抓住享受、欢乐、浪漫、激情、渴望的满足,诉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美好时光。正是这些感性诉求,刺激了消费者的持续购买欲,并使人们感受到喝可口可乐已不仅仅是喝一瓶汽水或饮料,而是在尽情享受可口可乐所蕴藏的巨大的品牌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段时间以来,脑白金等产品的畅销,也源于这些产品广告中的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切中了消费者求健康、求年轻、求美丽、求自信的潜在利益和心理需求。因此,零售商业欲拓展销售,需要借助生产厂家的广告配合和支持,尤其在商品式样丰富多彩、商品种类目不暇接、商品选择日益多样化的感性消费时代,更离不开广告感性诉求的煽动效应。
4、完善供应链管理
要超越微利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就应该推行供应链管理,再造生产作业流程。供应链是通过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的协调,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以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为载体,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增值。因此,与传统企业组织中的自我封闭的管理体制不同,供应链管理把企业资源的范畴从过去的单个企业扩大到整个社会,由过去“纵向一体化”转向“横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将原来管理模式的核心要求,即时间、质量和成本拓展为时间、质量、成本服务和弹性。从而为传统零售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5、壮大企业规模
零售企业要保持低售价,必须有低成本支持,而低成本除了交易费用的降低,理想的经营规模是关键。只有规模保证,才能实现低廉的进货成本、竞争力极强的市场售价及相对垄断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培育一批零售“巨人”,提升零售业的民族竟争力,是改变零售企业经营劣势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一方面,企业应本着“发展要有新突破” ‘的精神,充分依靠自身的积累和环境优势,积
极实现规模的扩张,逐步壮大自我。另一方面,由于自我发展的能力毕竟有限,企业应将做大做强的重点放在走联合的道路上,通过兼并与重组方式,实现强
强联合、或以强并弱,从而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经营规模大、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大型连锁经营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