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制度不完善
中国的食品企业社会责任还处于立法分割,职权分散的情况下,使得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的问责,困难重重。虽然中国已经制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诸多法律,但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确定还是不明确的,不容易实施和操作。如《食品安全法》第三条“食品生产者和贸易商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定是一个普遍的性能要求,没有详细的解释,地方政府对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较弱,这导致在法律的不完善和不统一的背景之下,势必影响到执法的有效性,触犯消费者的权益。
(二)多方监督,权责不明
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参与企业管理,质量监督,卫生监督,农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管理等近10个部门,但由于各部门可以重叠,缺乏协调联动,严重削弱监管整体功能。多头执法抽出了很大一部分的执法力量,在执法上,各部门之间不能形成合力,责任落实的监管不到位,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存在着严重的市场监管漏洞。国务院食品监管规定有具体的分工,劳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由地方政府负责,工商管理,质量监督,卫生监督,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负责为自己的工作环节。然而,责任的规定,质监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范围是生产和加工环节,即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被定义为固定生产加工现场,在相应的生产和加工设备和工艺,生产,销售食品的企业,不包括现做现卖食品加工点的生产和其他形式。而监管的主要内容是感官的食品,卫生和标签标识。监管措施包括实施生产许可证,强制性测试,对生产不合格食品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及其他质量违法行为予以严惩。现在的局面是食品安全监管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非常有限。
(三)食品安全检验标准体系不完善
目前影响食品安全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前专业人才缺乏,食品检测技术跟不上,检测设备不先进。2009年11月27日,海口市工商局公布了检测食品安全的情况,最令人震惊的是,知名饮料企业农夫山泉和统一两批生产的3种果汁饮料总砷(俗称砒霜)超标,不能食用。然而,经过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报告,这三种饮料总砷含量完全合格的,可以饮用。本次事件充分体现了中国食品的执法机构在食品安全检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的不一致。一些食品企业根本没有实行规范化管理,并没有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体系认证,从而导致更高的检测成本,无形之中增加了消费维权的成本,影响消费者权益的积极性。
五、食品行业企业对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的实现策略
(一)完善相关食品安全和企业责任的法律体系
关于食品企业责任立法方面,发到国家做的较好,例如美国对于构建和完善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制度方面,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有着十分完备的法律制度,并且对于监管的细则规定尤为细腻,对于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和食品监管的措施也十分严厉。其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以及相关法规中,规定对食品标识、掺假食品、食品添加剂、营养补充剂等与食品生产、流通环节有关内容的监管制度,分类相当细致,规定也十分严格。这就是以法律的形式约束食品企业,对社会责任通过建立和加强有关法律建设,来完善其良好的执行,同时适应现代法制的要求。因此,提高食品安全系统和企业社会责任,将进一步促进我们国家法治建设,我们国家的立法水平的提高。在立法方面,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我们的政府应该完善“公司法”和“食品安全法”,在制定法律法规方面,突出食品企业作为其职责的一部分,必须有社会责任的基础,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和法治的范围。“食品安全法”的不断改进,可以使食品公司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得到约束,建立诚信评价体系,框定食品企业信用,以形成法律框架的整合。为了达到“公司法”进一步完善食品企业内部组织的目的,设置一个明确的独立的完整的评估机构,并根据食品企业的生产,销售,运输等行业的信贷历史,确立食品企业诚信状况,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得出实际水平评估,使得食品工业自身在自律发展中实现突破。作为最基本的食品企业的义务和法律责任,最重要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食品公司的生产,销售和运输等行业必须严格尊重法律。强化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是在外部环境迫使严格遵守法律,以加强其守法行为,保护每一个环节依法守法,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以有效保护的消费者权益,从而约束食品企业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质量好的产品。目前仅集中于对食品公司,宣传教育为主,这样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甚至降低食品的质量,这会导致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的产品的上市,影响食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法与国际市场接轨。随着法律和法规的建设实施和执行,企业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并建立统一的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的规范化管理的责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和完善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制度,清理并及时组织良好的规范,形成专门的,专业的,易于操作的食品安全系统,确立企业社会责任的信用记录。只有如此,才能确认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和法律制度的内容。我相信,严惩和打击这种手段,是对食品企业确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紧箍咒,有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约束,让食品公司有畏惧,并适时增加处罚条款,适合时代发展,加强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有威严的法律存在,社会责任才会牢固树立食品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使其不敢越雷池半步。
(二)强化政府监管职责,确保执法无空隙,建立独立的执法机构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以食品企业为例(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