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个人账户并非易事。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筹集比例的限制,我国目前的个人账户并没有形成积累,也就是说,现在的个人账户是一个“空账”。在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制转轨过程中,已经退休的人员和在此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由于没有建立个人账户,没有为自己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积累,从而形成了养老保险金的“缺口”或“隐性债务”。这笔欠债是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的缴费积累支付的,再加上有些企业采取各种手段,比如低报工资、少报人头,将部分职工摒除在社会保险的“安全网”之外或将缴费义务转嫁给职工等逃避或拖延缴费,使得个人账户变得有名无实,成为“空账”。在“空账”存在的情况下,这部分负债不得不继续依靠现收现付进行融资。长此下去,最终必将导致部分积累制的名存实亡,复归到单一的现收现付制,从而预算积累资金防范养老金支付危机的目的就难以实现。从目前情况来看,还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个人账户“实账。
5.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的落后现实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法还缺乏合理的观念,即是以维护社会稳定与社会公正为立法理念,还是吸收发达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观,在中国社会保障立法中还未能真正清晰地体现出来;二是立法缺乏统筹规划,体系结构残缺,如已颁布的七部法律是社会 由保障内容与非社会保障内容混合在一起,但又不能作为实施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直接法律依据,而以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社会救助法等为骨架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未得到确立;三是法制建设的层次低,即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社会保障法律少,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多,这种局面表明社会保障法律建设的低层次性和不稳定性;四是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层次无序,一些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却只能用行政法规代替,而有的可以由国务院颁行的法规却变成了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这种局面为后续立法工作的顺利发展增加了障碍。
三、解决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对策
1.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城镇职工中,以私营企业职工、外资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为重点,扩大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土地使用权转移、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加速,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将养老保险覆盖到农村很有必要。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逐步建立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贴和国家扶持为辅、自助互济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2.加强政府监管,确保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的安全完整
一是要对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实行严格的特许经营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投资公司的数量和质量;二是要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营运制订相应的法规和政策,用政策法规指导基金投资管理公司的营运活动;三是要明确投资公司的责任权限,防范和化解基金运营中的投资风险,保证投资项目风险最低;四是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监督管理体系。包括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严格审核各项投资计划.检查基金投资经营状况等,以保障基金营运的安全性、盈利性、合法性。
3.发挥养老保险基金的金融功能实现保值增值
当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收益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养老保险基金不仅实现了保
值,也实现了增值;当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收益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意味着基金仅实现了保值;当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收益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则意味着基金在贬值。因此,养老保险基金保值率的警戒线即是收益率等于通货膨胀率。
4.做实个人账户、减低转型成本
目前,国内学术界提出做实个人账户的主要措施有:加大基金征缴和管理力度;调整个人账户计费率,如缩小个人账户规模,从相当于个人工资的11%降为8%,将个人缴费比例从目前的平均数5%,一步提高到8%,个人账户完全个人缴费形成,原规定的用人单位20%的缴费比例不变,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全部划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账户规模降8%以后,为保持职工退休后基金养老金水平不下降,可将基础养老金月标准由原设计的相当于职工月平均工资20%调整为30%。 为了做实个人账户,必须实行分账管理。过去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互相渗透、混合管理、空帐运行,今后要实行分账管理、各司其职、互不借用、实账运行。社会统筹基金不再透支个人账户基金,个人账户基金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实账运营,保值增值。为避免风险,一定时期内部允许进入股市,只能用于购买国债,并以高于银行储蓄率增值。从多渠道筹资逐步做实个人账户,例如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加大社保支出的力度;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增加新税种和发行长期国债;加强养老保险费的征缴;清理企业欠费;探索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的新方式等。
5.加快养老保险立法进程,完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
审慎预防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法律风险,法律系统是实施社会保障的客观依据。发达国家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和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时,通常都以立法机关制定或者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为先导,依法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已比西方发达国家晚100多年,从应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需要出发,加快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立法进程显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
结束语:
养老保险制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当今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矛盾不断,经济发展不景气,子女赡养负担加重的情况下,我国的共产党执政者更应该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加大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制度。让中国人民真正感到幸福,安全。子女不再为沉重的养老负担而举步维艰,老年人不在为老无所依而担忧。
参考文献:
[1]吴鹏森主编,《现代社会保障概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版,第**页
[2]郑成功,《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J].北京商务印数馆,2003年*月,第*页
[3]钟耀,养老保险改革国际比较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12-117
[4]唐振兴.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强攻三大目标[N].中国老年报2007(2)3-5
[5]王屹.如何撑起社保伞[J].改革内参:2003年第25期
[6]邓子基主编《财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