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我国在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农民增收现状以及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
一、我国目前农民增收问题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粮食生产等基本产业的产业利润率明显偏低,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等产业改造缓慢,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农业相关产业发育滞后,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和2003年我国农民的实际人均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和6%,到2004年环比增长率高达12%。2005年和2006年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1%和10%,而2007年和2008年的环比增长率分别为9.5%和8%,表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增速趋于缓慢,增长幅度逐步变小。总体来看,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收入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但是收入增长相对缓慢。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
1、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时,指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发展的灵魂。农民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民家庭的生产经营和收入的增加。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其中高中以上的农民所占比例不高,因此农民素质低成为了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2、农村经济分散
在我国,农村土地面积广阔,人口密度稀少。大多数家庭都是以耕种作为家庭的主要来源,而且土地都是私有制。在农村,工厂稀少,可以提供给农民的工作范围和机会小。相应的整个农村的经济就相对比较分散,没有大城市那么集中,农民可以用于增收的来源就少,所以农民增收缓慢。
3、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由于农民致富手段较少,相当多的农民缺乏市场意识,守着传统的农业不放,不愿接受产品结构调整,宁可少收入也不愿对有风险的项目增加投入。这直接影响制约着农民增收,从而也导致农村经济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弱。
4、政府对农村投资的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政府的投资重点一直放在城市,而对农村的投入相对较少,造成了农村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较差。硬环境差主要体现在农村的公路、水电、通讯、交通、学校、图书及医院等等公共基础设施落后,软环境差主要体现在农村教育落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由于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农业资金投入逐年减少,农业项目招商引资难度大,农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以致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业生产成本高而农产品价格下跌,导致经济效益低下,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种植品种单一、规模小、优特农业产品发展少、市场竞争力弱、农产品价格低、销售困难、积压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资源环境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加重,生活垃圾增加,化肥、农药的过度依赖,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严重影响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原因。
三、提高农民增收的对策
浅议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原因与对策探析(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