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招生计划细化到具体专业,在校期间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自主性弱,改换专业的可能性很小。另外,工商管理专业设置的选修课程少,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及个体差异,人才培养同质化。
(三)、工商管理专业培养途径较为单一
我国高校对工商管理人才传统的培养途径主要为学年制,近年来部分高校改革采取学分制。但是,国内各高校之间在学分互认方面却仍然比较落后,只有少数高校在选修课方面才开展此项工作。此外,传统工商人才培养模式中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应用范围十分有限,不能充分发挥三者的互补优势。
(四)、 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与实际工作脱节,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具有强烈的实践导向和应用导向,但传统工商管理教育的现状是专业课教材长时间不变,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另外,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并且实践课的比重偏少且效果不佳,整个课程体系的内在结构僵硬,最终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却缺乏运用它们的机会和能力,碰到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五)、 缺乏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培养模式课堂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程式化的教学过程和“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不能因材施教,导致学生缺乏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果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使得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差,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综合竞争力。
三、构建工商管理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构建有效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高等院校需要建立“密切关注和紧密适应社会需求及其变化、准确定位、夯实基础、拓宽口径、系统整合、提高素质、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专业建设基本思路,需要在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独树一帜。
树立“大管理”理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教育从专业到课程建设都要摆脱传统的、狭隘的工商领域培养人才观念的束缚,着眼于“大流通”、“大管理”,通过融会和创新工商管理类学科知识,为市场经济中迅速发展壮大的各种类型的企业服务。这就要求我们适当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使毕业生具有更广泛的适应能力。这种理念渗透到办学指导思想中,就不仅仅是满足于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一般培养要求,更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企业经营实践中所需要的发现问题、捕捉商机、开拓进取、团结协作、提升业绩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
构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重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求,不断完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构建相对完整、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具备较为厚实的基础理论和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二是构建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模块组成的、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此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三是注重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四是构建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教学体系,陶冶学生的情操。
专业设置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凸显“应用”特色。工商管理类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可通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调研活动和组织“专业设置诊断会”等方式,力求使专业发展的定位紧扣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极力凸显“应用”特色。
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新途径、新方法。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除了要改变传统培养模式,加大实验教学投入,让学生置身于模拟企业环境中完成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以外,还要主动探索学校教育与社会、企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新途径。首先,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办“订单式培养”教改试验班。如某高校开办的投资经济、软件开发和酒店管理等4个“订单式培养”教改试验班,让相关企业直接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及部分教学过程。参加教改试验班的学生,毕业时被企业一抢而空。其次,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使科研工作和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形成良性互动。在学科建设中以凸显工商管理为重点,强调学科建设不仅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还要及时将科研成果渗透到本科教学中。再次,引导和鼓励教师以出任顾问、开展咨询、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深入社会实践,参与企业经营,使教师掌握更多的操作性知识和技能,并及时将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将学生带入企业。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可长期深入企业调研,努力使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教学紧跟学术前沿,紧贴市场实际。专业的课程考试可以企业的项目策划为主体,而不要局限于课堂中的理论考试。最后,可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聘请社会成功人士与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工作。
四、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论工商管理新型人才的培养(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