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热电厂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5.创新性
创新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企业文化自身的要求,优秀的企业文化指引着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创新。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此,应从建立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部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质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一)国外企业文化发展现状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实践。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就提出:“管理,应以文化为基础”,在《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一书中说过:“管理并不是同文化无关的,它是一种社会职能,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植根于社会文化之中”这一观点。七十年代末,日本经济实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对其他地区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引起了各界人士各国学者们的关注。八十年代初期,加州大学美籍日裔教授威廉·大内出版了《Z 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通过分析企业管理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Z 型文化”等概念,认为企业的控制机制是完全被文化所包容的[3]。还有R·帕斯尔和A·阿索斯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将日本企业文化作为研究基础,结合日本迅速崛起的企业实例,对其快速崛起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日本企业快速崛起是因为日本企业在管理方面的优势这一结论。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著名学者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撰写的《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被称为企业文化理论诞生的标志性著作。企业文化理论弥补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以及管理丛林理论的不足,强调“软”、“硬”结合的管理方式,把企业管理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高度。1982 年,美国托马斯·彼得斯与小罗伯特·沃特曼的著作《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中,以几家优秀的革新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管理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美国最成功的公司以文化为动力、为方向和手段,进而取得惊人成就,也就是说是企业文化为公司带来了成就。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Schein 教授于1984 年发表了名为《对企业文化的新认识》的论文,1985 年出版了专著《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对组织文化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说明,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工作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能够认可的,并用来培养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综上所述,沙因教授对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属于定性化研究。后来的多数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偏向于定量化研究,如奎恩教授,通过研究组织文化的特征和不同维度,建立组织文化的模型,进而对组织文化进行测量、评估和诊断。
企业文化的概念,国外学者各持己见。美国学者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中各个部门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通的文化现象”。美国学者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念、先进人物、风俗习惯、文化网络以及企业环境的总称”。美籍日裔管理学家威廉·大内认为,传统与气氛两方面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而且企业文化就意味着一个公司的价值观,是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国外关于企业文化概念的研究主要有几种:一则是五因素说;二则是七因素说;三则是层次说,这几种观点是国外企业文化研究中比较常见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观点,如精神现象说、群体意识说等。这些观点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及独特的社会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这些观点都有其适应范围及可行性。现在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是沙因教授对企业文化的定义,较全面的涵盖了企业文化的要素,用层次结构解析企业文化,清晰、形象且易于接受。
(二)国内企业文化发展现状
(1)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从“移植组装”开始向“自主开发”阶段迈进,但发展还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及大型国有、民营企业好,西部和规模小的民营企业差;说得多,做得少;表面的多,深层的少。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引起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足够的重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2)我国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研究方法已经开始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如文化贡献率、实证模型等),研究范围从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扩展到非公有经济实体甚至虚拟企业的企业文化,研究对象从单纯的研究企业形象开始深入到研究企业审美文化和“知识资本”的人才要素等方面。
(3)许多大企业集团已经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而且设立了企业文化部,有的将其列入企业发展规划。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两张皮”的现象,没有真正地融合,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乏渗透力和实效性。企业要不断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感,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服务。
洛阳热电厂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