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政治思想式的企业文化观点根深蒂固,这就使企业文化管理徒有其名。企业存在的最根本目的是企业生存发展,企业必需追求最大的利润,是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而党团工作是以政治工作目标为中心,这两者的根本目标不同。如果一个企业将政治思想工作列到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去,将政府提倡的某些政策作为企业文化的内容,那这种企业文化在本质内容上就不符合企业发展的规律,它不可能是企业全体员工的一种核心价值体系,也就不可能成为指导企业的行为方式的精神准则。我们看到的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口号不外乎就是如下内容“团结、奋进、创新、向上、务实、以人为本”,好像回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这种千篇一律的口号式理念,没有企业的个性,放之四海而皆准,这种企业文化是不可能让员工达成共识的。更不用说用文化来影响、带动、激励公司员工,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去打拼。
(三)用钱买来的速成企业文化
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当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企业文化是那些所谓的企业文化咨询大师“忽悠”出来的,就是一个华而不实的美丽外壳。很多人对企业文化本来就觉得玄而又玄,偏偏一些企业文化咨询大师们又拿一些玄而又玄的所谓的文化指数来忽悠大家,弄出了企业文化测量尺度、信度、效度以及常模等量化的指标。但是,用这些量化指标测评出来的结果与企业的现状差距往往很大,这些东西实在是害人不浅。他们把简单的文化非要复杂化,搞一堆数据,又是文化经度、又是文化纬度以至于文化函数。把企业忽悠蒙了,而文化咨询“大师”们则偷偷地回家数钱去了。可怜的企业家们回家只是把东西小心的供奉着,企业依然依照旧模式运行。他们不懂,企业文化的根要深深扎在企业本身的泥土之中,要靠企业的将帅们带领自己的员工在激烈的市场打拼中,一点点培植,把先进的理念,企业的信仰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去,日积月累地逐步形成。
三、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案例分析、对策与建议
(一)案例背景
Z酒店自成立以来,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不断递进、跃升,支撑了企业的高速、稳定发展,呈现出了高绩效文化与高绩效业绩的统一,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先后获得了四星级、五星级酒店等多项荣誉称号。在成立初期,各级管理者就深知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供更加优质特色的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支持和信赖,才能扩充市场份额,取得更快更好地发展。公司提出了“宾客至上、宾至如归”的服务理念,通过服务向客户传递和创造价值;强调“服务就是竞争力”、“顾客是上帝”,正是在这种意识和理念的指导下,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因此,在成立初期,优质特色服务意识是Z酒店早期所形成的朴素而又鲜明的现代企业文化共识。公司在实践中通过变革服务模式,逐步形成了经营发展中的服务文化。
(二)Z酒店企业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员工怨任务指标承担过重,而缺乏对企业危机感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企业能够将自己的价值观成功地转化为员工的价值观念。在这方面,Z酒店所做的努力是明显不够的。第一,过长的工作时间使得员工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一周工作六天)。第二,过长的工作时间来源于过大的工作压力。在员工日益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受到尊重程度的今天,工作的压力使得刚加入公司的新员工纷纷离开企业。
2、企业只注重对员工业务学习的培训,而没有重视对员工政治思想的学习和培养
“企业中的人是活的,是企业管理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人都有自己个人的利益、需要和思想、情感,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和态度。正是管理者对现代企业文化有着千差万别的认识,才导致他们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别。
Z酒店的企业管理者只注重对员工业务学习的培训,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宣传和贯彻工作不到位。我们通过实践认识到,文化的形成和灌输就蕴藏在每天每日的每一个具体细小的工作当中,都必须通过一点点耐心细致和坚持不懈的工作进行传播和落到实处。只有管理者层次上对现代企业文化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引导Z酒店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
3、考核使部门和员工之间拉开了距离
Z酒店为保持股市的持续增长,无限追求利润额成为Z酒店的终级目标,按照集团股市发展的需求来确定战略目标,势必会把收入指标、市场指标进行“均分”。这种责任下放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员工的薪酬完全跟指标挂钩;第二,人员的晋升、淘汰完全取决于指标的完成情况所体现出来的排名。在完成指标的情况下,一切都好办。
(三)Z酒店企业文化管理对策与建议
1、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
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中层骨干系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职能部门人员中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改变企业发展的“软环境”。面对公司荣誉,为使员工保持清醒头脑,开展“荣誉面前找差距、成绩面前看不足”的大讨论,教育员工不骄不躁,以荣誉为新的起点,争取更大成绩。
2、提炼企业精神理念
现代企业文化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因素。实践表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要把Z酒店做大、做优、做强,牢牢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全面贯彻Z酒店的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现代企业文化氛围,建立共同愿景。
3、改革并完善用人的激励机制
针对激励机制仍较保守的问题,Z酒店应该进一步深化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理念,继续改革完善其用人的激励机制。在薪酬设计、绩效评估以及员工持股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和创造力,让人才敢冒风险,不怕失败、永不满足、注重实效,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从而使Z酒店的事业走向新的辉煌。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估标准,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改革已不适应新环境的老的考核标准;调整后勤部门、营业部门的绩效评估标准和奖励办法,要做到公正、公平、合理。
第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薪酬管理机制。引入市场价位机制,调整分配关系。新的分配制度参照劳动力市场价位,重点向关键管理、业绩岗位倾斜。将普遍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的关键管理和业务人员的增资幅度提高,使其接近和超过市场价位,同时降低与市场价位接近简单操作服务岗位增资幅度,适度拉开岗位间工资差别。
第三,坚持绩效考核原则、约束配套原则和足够倾斜原则,进一步完善员工持股的激励措施。必须在确定持股对象、持股额、持股权利、持股责任等方面设置管理点,让员工关注公司的持续发展,关注自身业绩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制约地使员工持股成为一种投资行为,而不是投机行为。
4、发扬公司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
针在Z酒店行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Z酒店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大力弘扬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一方面增强员工在工作中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员工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个人的利益与团队活动保持一致,自觉地调整自己的目标使之与团队的目标相协调、相契合。另一方面改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建立信任、宽容、热忱、诚挚等基本态度,创造团结、和谐、亲切的群体氛围,使员工彼此视对方为“一家人”,各自的差异性、独特性。互敬互重,相互宽容,融洽、容纳,工作中互相协作,生活上彼此关怀,利益面前互相礼让,把企业的内耗管理在最小的限度内,在互动中形成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谐相处,充满凝聚力,追求整体绩效。
参考文献:
1、《管理学》,作者:邢以群,出版社,2016-7;
2、《人力资源管理》,作者:赵晓东,出版社,2013-1;
3、《管理沟通》,作者:康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7;
4、徐文峰,论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9期;
5、文小洁,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12期。
现代企业文化管理之我见(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