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位企业家认为,在大企业占有的销售市场与小企业占有的销售市场之间,必然存在一些空隙,即仍有一部分尚未被占领的市场。“空隙”市场由于产品服务面比较窄,市场容量不大,大企业因不能形成规模生产而不愿插足该领域,使中小企业既可扩大市场占有率,又可扩大收益率。中小企业只要看准机会,立即“挤”占,将这些空隙组成联合销售网,必定会超过那些已占有的市场。中小企业机动灵活、适应性较强的优势,将能够保证它们寻找到市场上的各种空隙,“钻进去”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这就是指的对市场的一种深化细分,就是要求创业型中小企业心中有着明晰的目标市场和目标消费者。如果一家公司把全部有限的资源用于解决精心挑选的一个客户群的问题,那么该公司就能兴旺发达。所以说,我们企业在起步发展阶段,在战略上,一定要注重市场的深化细分,明确目标消费者。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具有高度竞争优势,才可能成功。
(三)我们中小企业还要认识到策略联盟的重要性即联盟模式
中小企业单枪匹马往往既难与竞争对手抗衡,又难以及时很好地满足顾客要求。于是,联盟便成了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联盟既有纵向,即与供应商、销售商的联盟,又有横向,即与竞争对手的联盟。中小企业既可与大公司联盟,成为大公司的卫星企业,稳定地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为其销售产品或服务,或者提供相关信息。中小企业又可更多的与规模相近的企业结成联盟,进行联合采购、联合生产及联合销售。首先,联盟可获得“1+1>2”的协同效应。企业联盟后,尽管总资源没有增加,但在联盟企业内部,由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有资源可发挥双倍甚至多倍的效用,只要选准联盟企业,管理得力,协同收益远远大于协同成本。其次,可以获得稳定效益。现代企业最头疼的问题是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一种产品或服务今天还很畅销,到明天可能就会积压。而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主要是利益相关者,即顾客、竞争者、供应商、销售商、地方政府等。当企业结成横向或纵向的联盟后,环境变量就会大大减少,稳定性大为提高,从而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再次,可获得垄断效应。不仅大企业联盟能形成垄断效应,中小企业联盟的垄断效应亦很突出。由于中小企业更多的是地方性企业,在某一区域范围内的某一行业中小企业的联盟照样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而且这种垄断还可能得到政府的扶持,因为这些企业的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样,中小企业就会积极与相关企业结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当然联盟也不是万能良药。也有不少企业因联盟不适而黯然淡出市场。实施联盟模式也必须注意不要步入雷区。首先,联盟不能违背市场规律。联盟不是拉郎配,是有条件的,有基础的,即为对方所有的、占优势的资源并不为我所有,从而才有联盟的需求。再者,联盟只能是联合采购、联合生产、联合销售,而不能进行价格联盟。价格联盟是很脆弱的,没有基础的。中国家电业的几次价格联盟的破产便是很好的证明。其次,中小企业不要过于依赖某一企业而降低侃价能力,加大经营风险。因而中小企业在联盟时一定要加强侃价能力。同时,尽管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的,但由于现阶段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信用体制尚未建全,企业失信现象还大量存在,联盟协议可能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企业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认识与准备。
在我们中国,个人英雄主义特别盛行,幻想自己以及自己的企业通过一番惊天动地的市场格斗,最终成为市场的主宰。而且都想着充当所在产业的主角,而不愿意当个好配角。这种想法实在是幼稚可笑。然而,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是通过策略联盟的战略逐步走向成功的,而且是从配角开始做起。当今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当年就是通过策略联盟才使得微软公司迅速走向成功。在比尔刚刚发现了软件对硬件的支配力量的时候,他就通过多次请求,磋商,谈判,和IBM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意向书。比尔向IBM公司允诺在五个月之内为IBM的PC开发出一套操作系统。其实那个时候比尔已经将一个PC操作系统从别人那儿买来了,而那个发明操作系统的人已经在一次酒吧斗殴当中身亡了。所以,比尔正是通过乘上IBM公司这辆快车而让微软公司迅速成功的。
(四)我们中小企业还要建立和完善融资体系即资金模式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机遇问题,主要体现为融资性问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融资体制、信用环境、企业自身及融资机构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等诸多因素,需要综合协调、配套解决。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主要有三种模式:自我资本积累、直接引进资本、间接引进资本。
1.自我资本积累。我国中小企业不论处在哪个发展阶段,其融资来源都依赖于内部融资。它是一种最保险也最不具备效率的融资模式。因为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只依靠企业的自身能力,不会因为产权、品牌、利润、权益等等一系列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会使企业分裂或分化等有碍于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企业的所有权是单一的、确定的。最不具有效率的是指机遇的不确定,造成了企业发展因资本影响、因素影响的这一确定性,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的健全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几乎都是以此为模式,过分去考虑其经济效益,而不去考虑其社会效益。
2.直接引进资本。就是直接从金融机构引进投资资金。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资信比大企业低,金融机构会考虑以下几种因素:中小企业的信誉、投资的风险、利息的支付等一系列营运问题。这是金融机构应当考虑的,它毕竟也是一种营利性机构。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就要求中小企业不论在产品贸易中、消费服务中以及日常经营中保护好自己的商誉;多方面多层次地协调好银企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信贷关系。其二,与政府和相关机构取得联系,利用《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的有利时机,赢得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一定的担保,以建立良好的直接投资环境。
3.间接引进资本。就是与相关的企业采取联盟、合资等引进资金投入的融资模式,共同创造条件把握机遇。共同开发业务项目,会发生自我资本积累中的一些现象,但共同投资也就是共同承担风险,风险的减轻、机遇的把握、有效业务项目的增多。这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模式是我国非创意性生产或流通性企业最佳的融资模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因环境的变化而适当的修正自己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提高自己人才素质,改善经营环境,更应该从外部引进资本来促进企业发展。一者有利于企业接触新的技术;一者有利于促进企业形成经营的本能性转变。
分众广告媒体业是一个融户外媒体、数字娱乐、IT技术等于一体的新型广告媒体产业,在国外也无成型的商业模式可资参考。分众传媒的创始人及其团队,凭借其经营广告代理近十年的行业经验,率先独辟蹊径地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和融资模式。分众传媒的CEO和创始人在与投资方会谈中,能把握大局,因势利导,并能充分发挥“财务顾问”的作用,小事上能让则让,大事上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并重,把投资方的积极性恰到好处地引发出来。另一方面,国际投资基金的全力配合,及各基金之间微妙的互动压力,使分众传媒第二轮私募融资得以在不到四个月的短时间内就顺利完成,并出现机构投资人超额认购的局面。在错综复杂的投融资商业谈判中,分众传媒公司的年轻团队,表现出果敢、干练和沉着的品质。他们热情洋溢的陈述,始终让潜在投资人感受到创业的激情。这在近年来的中国私募股权融资和风险投资领域,都是极为罕见的。
四、中小企业成功应用特色化经营战略途径与对策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方式各式各样,但不外乎一个“变”字,一个“增值”目标。以下略举主要的经营方式:
股份制改造。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可以广泛吸收国家,集体或个人资金,加大企业投资力度,促进规模经济,同时盘活存量资本。
兼并收购。通过兼并或收购,使低效率的生产要素向高效率的企业流动,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租赁经营。通过租赁经营可实现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以准备小投入实现扩大经营规模。
组建企业集团。组建企业集团有利于企业形成较大规模,利用集团的优势,增强竞争力。
分裂经营。分裂式经营就是把部门企业繁多,不易管理的部门企业从原企业中分离,搞活动部门企业。 关于中小企业特色化经营战略的研究2(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