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 高
值
优
势 低
低 高
成 本 优 势
图1 竞争类型选择
市场性商品(Ⅳ区)指的是既没有成本优势也没有价值优势的商品。处在这个市场的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没有优势而言,很容易为其他公司的产品所取代。服务领先(Ⅱ区)指的是公司能够产生顾客价值优势。成本领先(Ⅲ区)依靠的是高生产率和低成本优势。成本和价值领先(Ⅰ区)具有成本和特异价值的优势,这个竞争优势地位是最吸引人的,现代物流管理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同时提高企业的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
高效的物流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利润水平,也同时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Internet的兴起,一直扮演辅助角色的物流管理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的计算机公司DELL提供了有效运用物流管理,创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功案例。DELL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订单信息流驱动的物流管理能力。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整合能力,这种整合,一方面是市场机制与企业机制的整合,一方面是产品功能与市场需求的整合。物流带给海尔的是“三个零”(服务零距离、质量零距离、零营运成本)目标,但最重要的是可以使海尔一只手抓住用户的需求,另一只手抓住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全球供应链,把这两种能力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市场上可以获得用户忠诚度,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使企业真正围绕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理想的”服务
现代物流挑战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生产决定消费。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和物流市场的实践已表明,消费决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终点,零售业也决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终端行业,零售业已成为再生产的先导产业,消费不是简单地反作用于生产,而是调节生产。在买方市场日益发展的情况下,需求的多层次性、个性化甚至个人化使消费和生产功能互换,厂商要使顾客满意,不仅要提供个性化甚至个人化产品,而且要提高物流速度,缩短流程,这些都必须依靠专业化物流服务。
正是基于物流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卓越功能,物流管理日益受到企业重视,被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的范围,甚至成为发展战略的基石。
三、施工企业与现代物流
1、施工企业物流活动特点
施工企业产品具有“期货性”特点,即依据施工承包合同来约定产品交付日期、产品承包金额、产品质量要求等。施工企业物流活动可以划分为采购供应物流和施工现场物流,采购供应物流与生产过程中的循环工作有关,基本活动有:资源(材料、设备机具、人工)需求计划、资源采购供应(采购计划)、配送中心管理、物资运输与配送、现场物资交接与单证传递、物资库存控制与管理;施工现场物流与现场的物料计划、组织、调配、控制有关,主要活动包括:现场物资装卸与搬运、物资验收、物料加工、装卸搬运机具管理与维护、现场布置、物料堆码与保管、物料收发与核算、现场物料调配管理。
与其他类型企业物流活动相比,施工企业物流具有以下特点:
⑴、物料需求确定性强
相比于物流管理比较先进的商业零售领域,施工企业物资流动确定性强,更加容易确定项目物资需求。项目设计完成后,项目需求物资数量、规格、种类基本可以确定,施工组织设计完成后,需求时间及不同时间段物资品种、数量也可以确定下来。
⑵、需求物资种类少,管理方便
相对于商业零售领域,施工项目需求物资类型较少(仅限于建筑材料及相关产品),品种相对简单,使用物流管理技术更加方便。
⑶、原材料市场发育比较完善,市场易于采购
施工项目所需的主要材料钢材、水泥、木材以及使用量较大大宗材料(如砂石料)国内或区域市场发育比较完善,市场资源相对丰富,市场信息量比较大,市场采购比较容易,易于和供应商建立较稳定供应合作关系。
⑷、物料资金占用量大,管理潜力大
施工企业所消耗物资数量大,运输量也大,运输成本较高,库存占用资金也比较多,合理运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更加易于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及物资库存水平,加速资金周转,提高项目效益水平。
⑸、项目流动性、时间性强,对第三方物流资源需求大
施工企业流动性大,项目时间性也比较强,合理整合、利用当地第三方物流提供的专业服务,有利于降低工程间接费用,降低项目固定资产投入,提高物流效率。
⑹、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对施工企业物流管理指导性强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施工企业逐步引入较成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软件,如施工项目管理系统、企业物料需求计划(MRP)、企业资源计划(ERP)等。信息技术引入,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为施工项目的物流管理提供了基础。
⑺、物料一次性消耗,以产成品形式交付,目标客户明确
施工所需主要材料(钢材、水泥、木材)、及大宗材料(砂子、碎石)一次性消耗在工程实体中,并以工程成品方式交付。物流服务对象是项目业主及各施工承包商,服务的目标客户明确,易于制定标准。
通过对施工企业上述物流特点分析,施工企业非常适合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来提高项目物流管理水平,且实施管理难度较低。
2、现代物流理论对施工企业指导意义
研究现代物流理论对提升施工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强化企业竞争力方面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建筑施工行业日趋竞争激烈,工程项目投标单价越来越低,项目利润水平普遍下滑甚至亏损的经营条件下,依靠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运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来提升企业物流管理及项目管理水平,是施工企业摆脱目前困境,提高市场生存能力的关键。
现代物流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施工企业物流管理最终目的是确保物流成效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谋求从物流成本降低中对企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因此,需要对施工中物流的各个功能环节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杜绝浪费,减少原材料、废旧物资、次品、燃料及动力等消耗,对于工地材料搬运、库房整理、物资装卸等不产生附加值的“无用功”通过工序分析、现场布置或业务流程优化使之最小化,从而减少浪费,降低工程成本。
现代物流对施工企业管理影响重大,涉及环节众多,由于施工企业项目经营分散性,所需物资可预测性,物流管理成为施工企业最可能实现规模效益的领域。因此,指导企业通过组建企业物流总部(或物流管理中心)来对企业的物流活动在综合层面上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实施,将有效地使企业在节省物流成本的同时扩大物流效益,达到规模经营效果。
现代物流涉及了企业内部众多相关运作部门和相关企业,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互的协同效应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关键。施工企业要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建立互动合作平台,确保企业物流业务能及时有效完成,达到协作的“多赢”效应。
现代物流可降低物料流通时间,压缩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施工企业要建立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降低物资库存水平,减少资金积压占用;通过建立合理地物流分拨配送系统、依靠物流信息技术来提高对施工现场物流响应能力,降低物料流通时间,提高资金周转速度。
四、中铁十四局企业概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