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要求能够及时给与答复(24小时内),并能提出解决方案 4
对要求能够及时给与答复(36小时内),不能提出解决方案 3
对要求给与拖延,并经我催促能在48小时答复 2
敷衍我方要求,不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0
5、时间指标
所有交付均准时 5 4
无法容忍的交付延迟不足5% 4
无法容忍的交付延迟>5%~10% 3
无法容忍的交付延迟>10%~15% 2
无法容忍的交付延迟>20% 0
6、遵守承诺 3
信守对我方承诺,积极履行承诺 5
不能信守承诺,兑现95%以上 4
不能信守承诺,兑现90%~95% 3
不能信守承诺,兑现85%~90% 2
不能信守承诺,兑现不足80% 0
图4 中铁十四局供应商考核推荐指标
⑶、做好供应商激励与控制
供应商激励与控制的目的,一是努力发挥供应商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搞好自己所承担的物资供应工作,保证本项目生产活动正常进行;二是防止供应商不轨行为,预防不确定性损失。对供应商激励与控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逐渐建立起一种稳定可靠的关系。
通过合同关系约束,让供应商看到与项目合作希望,但也有相应的压力。
②、有意识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竞争,促使供应商之间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价格水平方面不断优化与努力。如AB角(或ABC角)引入。
③、与供应商建立相互信任关系。
建立信任关系,双方首先树立一种“双赢”思想,让对方看到有利可图,而不是只顾自己。建立信息互畅的交流平台,让供应商了解项目管理思想,并予以配合。
④、建立相应的监督控制措施
及时沟通,建立供应商合同监督机制,督促供应商严格履行合同;加强物资检验,严格检验手续;定期评估,帮助供应商改进服务与管理水平;采购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去供应商处查验,与供应商有关人员沟通,以获取供应商管理动态、生产动态信息,分析对项目利弊,及时采取策略。
3、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水平,建立信息处理中心
从目前中铁十四局物流管理现状分析,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基础信息化,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传输,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以提高施工企业决策水平,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其次是流程信息化,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再造,规范物流管理流程,将流程融入企业新的管理制度中。一方面可以固化新的流程和新的管理制度,使其得以规范的贯彻执行;另一方面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操作方案,例如库存优化方案,自运与委托运输优化方案、运输路线优化方案、任务指派优化方案等。
另外,要加强施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管理信息系统(MIS)、制造资源计划(MRP)、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物流理论和技术在项目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全面提高项目数字化物流管理水平,推进网上数字化物流管理平台的建设。在较大的或者施工段比较分散的建设项目中,利用网络技术将散布在不同区域的施工网点联结起来,对各个单点的施工项目的物流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形成物流服务平台。
4、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发挥自身物流优势
随着社会分工精细化,许多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管理模式,逐步注重将物流业务外包,以集中有限财力、物力、精力发展核心业务,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也由此应运而生。 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