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中大多采取了股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度,少部分企业采取了股权多元化和社会化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但是,民营企业家族制的实质并未改变。在家族控股的股权结构条件下,家族成员会非常关心企业的发展,这有利于快速、一致地形成决策,提高企业的执行力与运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与发展,尤其是在创业阶段家族化管理是有效率的。但是家族管理模式与股权结构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难以在民营企业中得到实施,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与不断发展,这种缺乏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使得企业出现内部混乱,决策质量低下、奖惩制度难以执行,员工缺乏归属感,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断下滑。这种管理模式与治理结构的持续必然导致飞速发展的民营企业最终陷入僵局。
(五)战略意识弱,缺乏科学长远规划
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原始创业阶段是依靠机制灵活、富于活力与大胆尝试得到迅速的发展与扩张,可能是市场空白、独特产品、政策空隙、原材料独占、劳动力优势等某一方面的原因使得这些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成功,但这种成功并不等于企业的成功,更谈不上企业的持续成功。一些如日中天的民营企业在一元化与多元化、实业运作与资本运作、自主发展与兼并收购等等决定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与命运的十字路口,由于缺乏战略性长远规划不能做出正确选择,最终导致企业的败落。
(六)产业分布、产业结构不合理
民营企业发展初期大多数选择进入资本规模要求比较低、竞争性强、政策限制少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或行业中。从民营企业的产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塑料制品业等行业,而民营企业较少的行业多是由于市场准入限制较多、市场竞争不够充分的行业(如其他矿采业、烟草加工业、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气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民营企业之所以表现出如此的产业分布和竞争力状态,一方面与民营企业自身的资本、技术和管理以及创新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政府的行业管制以及地方政府一味追求GDP增长率的片面发展观有直接关系。许多民营企业要在传统产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往往片面追求生产规模的数量扩张,最终必然形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迟早会达到发展极限,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七)道德风险高,信誉度低
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秩序不规范,竞争处于无序状态,很多企业钻政策的空子,甚至采用不法竞争手段等等。为了赢利,一些民营企业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采用商业欺诈,企业相互间恶意欠款等,致使民营企业在社会上的信誉度大大降低。这种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一方面造成严重不良的社会后果,另一方面使民营企业失信于公众与社会。现在很多民营企业已经意识到这种状况给长远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重塑形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譬如温州的民营企业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代表。然而,目前这种道德风险和低信誉度仍然制约着民营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发展。
三、实现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产权制度,优化产权结构
产权问题是民营企业的核心问题之一,民营企业制度创新首先就是产权制度创新,因为它是企业最本质的制度变革,是制度创新的核心问题。
前面我们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目前存在产权不明晰,产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而且很重要的产权特征就是家族产权制度,所以产权制度创新就要针对这些问题有的放矢。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重点是:
第一,明晰企业产权。明晰民营企业产权主要包括以内容:一是要清楚界定企业的投资情况,包括法人投资者和自然人投资者,尤其是家族企业中家庭或家族成员在企业中的出资情况。二是创业初期采用集体企业形态的民营企业要在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框架下逐步实现与公有产权的分离,实现企业归属实际出资人,恢复企业的真实身份。
第二,实现产权多元化。封闭式的单一产权结构使股权过于集中而难以形成制衡机制,难以形成科学民主有效的决策机制和经营管理机制,使企业缺乏活力,也不符合现代企业所要求的股权分散的趋势。民营企业想要保持持续发展就要优化股权结构,也就是要实行产权开放,把企业产权由一元化、封闭化向多元化、开放化进行变革。民营企业可以逐步实现企业产权与企业家或家族财产的分离,在投资者界定明晰的基础上,引入家族外部投资,增加其他产权持有者,实现产权多元化,形成新的企业法人资产,实现企业的现代股份制改造。
第三,实现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合理化。目前,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内部产权的“分散”仍局限在家族成员之间,在创业初期这利于企业快速、一致地形成决策,提高企业的执行力与运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与发展。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家庭利益、家族观念及家族内部矛盾常常影响公司运作,而且企业家或其家族承担了经营风险也越来越高,限制了企业的规模,不利于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民营企业可以将股权从家族成员扩展至企业的其他成员,可以对职业经理人、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实行配股送股,实行期权激励机制,可以推行员工持股计划。这些措施既可以稀释家族成员的持股比例,优化内部产权结构,同时又能调动了企业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四,实现产权的流动性。产权不明晰,企业没有活力,产权不能交易,企业也不可能有活力。民营企业可以有效地利用股票、债券市场的筹资功能,使企业成为公众公司,这不仅能够从资本市场获得更为充裕的资金支持和有效监督,扩充企业的实力,不断提升企业价值,为企业的快速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而且也为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和原有投资者的退出提供了产权交易的有效机制,实现产权的流动性与可交易性。
(二)创新组织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组织制度是最重要的企业制度之一。民营企业组织制度创新主要是企业组织制度即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我国民营企业要想不断壮大,就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尽快着手实行优化体制战略,对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建设适应新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现代企业制度即现代公司制具有以下特点: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财产具有可分解性,不再完整地属于单一主体;产权可以自由转让;产权的有限责任性;产权的法人性。由于存在这些特征,现代企业制度天然地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司制有利于企业筹集扩大生产规模所需的资本;二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职业企业家的成长创造了条件;三是有利于资本的长期稳定性。四是有利于降低和分散风险。五是股份公司有比较完善的约束机制。六是股份公司有利于企业度过经营危机。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组织形态主要是独资、合伙、有限责任公司,无论实行何种组织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家族专权。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家族制度就会面临管理成本增加、代理成本上升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进入到一定发展阶段,必须突破家族制管理模式,以家族资本去有效融合社会资本,与非家族成员共享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经营控制权,完成从家族制企业向现代企业的变革。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
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思考及对策6(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