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不注重传播企业文化及市场基础建设。蒙牛在开发市场的时候片面强调销量的目标,而没有特别重视传播企业文化,强化企业品牌,加强市场基础与建设工作,从而造成不能稳固地占有市场。
最后,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没有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蒙牛在高度重视品牌与产品的同时,忽视了个人的价值,更不用说进行人才的创新与培养。相对于蒙牛如今高速发展的态势,一部分原来的人员受能力、水平的制约,已无法适应现在的发展。由于蒙牛的骨干人员大部分是从伊利转过来的,自然会把“伊利”的经验在蒙牛复制,并不是说伊利的经营理念不行,只是蒙牛与伊利的企业发展历程并不相同,这种“经验移植”反而会阻碍蒙牛的发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改进蒙牛乳业经营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一)蒙牛乳业经营战略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所在。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下面我们将利用这种方法对蒙牛乳业进行战略分析。
1.蒙牛乳业的优势分析
(1)资金
资金是蒙牛乳业的一大优势,国际金融资本的投入,使得蒙牛的股权结构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成长更加迅速,仅在2002年,摩根斯坦利、英联投资、鼎辉投资等全球知名的投资机构共向蒙牛注资2600万美元;2004年6月10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后共发售3.5亿股,并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上市后,蒙牛管理团队最终在上市公司持股54%,国际投资机构持股11%,公众持股35%。随着2005年,公司相继将管理层和上述三家投资公司的3.15亿旧股向市场配售,国际投资者所持股仅占公司总股本的0.1%,基本上已经退出蒙牛,这样更有利于蒙牛灵活自如地运用现有的资金进行企业的运作了。
(2)品牌
通过一系列的事件营销,打造了蒙牛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从此“中国乳都”、“航天员专用牛奶”、“蒙牛城市之间”尤其是“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为人们家喻户晓。据报道,蒙牛牛奶成为“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后不到一个月,蒙牛液奶已经成为中国市场月度销售冠军;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在湖南电视台推出以后,随着收视率的飙升,蒙牛酸酸乳的品牌也红遍大江南北,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报告显示,其品牌第一提及率跃升为18.3%,已超过同类品牌伊利优酸乳3.8个百分点。随着蒙牛与香港迪士尼乐园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其影响力逐渐向港澳地区直至海外扩展,使蒙牛向着“世界牛”的目标继续前进。
(3)管理机制
蒙牛之所以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拥有一个先进的管理机制。作为一个大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其企业效率是相当高的,由于其具有相当的研发能力及人才优势,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战斗力,使企业在如“井喷”式发展的乳品行业中脱颖而出,并始终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态势。此外,蒙牛严格推行独家总经销模式,不但保证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保护了经销商的利益,赢得了强大的支持。
(4)研发能力
蒙牛的研发能力是企业不断创新品牌的保证。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研究员第一次完整地发现了OMP对促进骨骼合成代谢的独特作用,而中国蒙牛乳业则与中国科学家合作第一次开发出了OMP牛奶产品,这对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此外,蒙牛还成功开发了含益生菌群LABS的蒙牛益生菌酸奶,还积极研究开发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打破了中国高级婴幼儿配方奶粉一直被外国品牌垄断的局面。
2.蒙牛乳业的劣势分析
(1)物流配送
目前,国内乳业的主要竞争焦点已经从奶源延伸到了物流体系,而蒙牛在物流体系的建设与运作上与伊利、光明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据悉,伊利和光明两大乳业巨头目前都在积极的建立独立的冷藏物流配送体系,而蒙牛目前才只有60多家连锁加盟专卖店。对于牛奶这种保质期短的特殊产品,如果不在渠道上与竞争对手相抗衡,对于蒙牛来说其冲击是相当大的。
(2)奶粉生产与销售
在蒙牛产品的生产线上,奶粉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仅占奶粉市场的1%,相对于液态奶80亿元的年销售额,冰淇淋7亿至8亿的销售额,奶粉只有2亿至3亿的销售额,这的确显示了蒙牛在奶粉生产与销售方面的劣势。
3.蒙牛乳业的机会分析
(1)国家宏观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购买力增强,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蒙牛可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进行市场细分,不断开发新颖的、高品质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2)政策支持
蒙牛的厂址选在内蒙古呼和浩特较贫困的和林格尔县,享受了政府的免税等各种政策优惠。同时,行业协会和主管部门也推出一系列措施来重点扶持国内乳制品领袖企业,提升产品品质。这为蒙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3)竞争对手
据有关人员对伊利的研究报告分析中指出,伊利在乳饮料、冷饮等市场的领先优势正在受到威胁,其酸奶市场也起步较晚,发展空间较大,但是至今仍未介入潜力最大的功能酸奶市场。近一段时间,伊利并没有推出毛利率较高的新产品,而蒙牛仅在2005年下半年就推出了“特伦苏”、“晚上好”、“奶爵6特乳”等利润高的新产品,且市场表现不错。同时据有消息称,光明乳业第一大股东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有意出售其持有的30.79%股权,已经开始向高端产品转移的光明在产品思路上与蒙牛十分相似,这对于蒙牛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并购机会。
(4)进军奶粉市场
由于常温奶市场利润日益微薄,而目前国内奶粉市场还未出现一个真正的垄断品牌,这对于蒙牛来说是一个进入奶粉市场的好机会。前不久,蒙牛公司与国际乳业巨头阿拉福兹公司合作,共同出资5.4亿元人民币组建一个国内单体规模最在的奶粉厂,并邀请国际知名的麦肯锡营销咨询公司为蒙牛做战略规划,蒙牛希望通过以上合作,将他们在奶粉市场的份额从现在不到1%提升到10%。
4.蒙牛乳业的威胁分析
蒙牛乳业经营战略的分析与思考(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