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对竞争性行业小型国有企业MBO的误解
管理层:国有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层对MBO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MBO是把国有资产全部无偿或低价转让给公司管理层。因为以前中国国企管理层的薪酬是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是平均主义原则下的薪酬。所以在国企改制时,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对国企管理层给予优惠性的购股计划。但优惠性的购股计划无统一标准可参考,部分管理层人员把这种优惠性无限放大,他们不仅不会对目标公司原有的资产负责,甚至会利用信息不对称及以内部人控制的方式会千方百计地侵占目标公司的资产。比如以关联交易及压低价格的方式掏空国有资产,以操纵账目的方式来控制目标公司的价格,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职工和公众:一提到MBO,就认为一定会造成资产流失,认为管理层既代表国有股这个被收购主体,又代表着收购主体,MBO的改制纯属管理层的自导自演。在现实中确实有这样一批不负责的管理层干部,但这并不是MBO改制本身的错,而是制度不完善造成他们有机可趁,但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这种现象将会慢慢消失。
三、MBO改制方式是竞争性行业国有小型企业的最佳之路
(一)MBO改制方式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
从《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到《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我们都能看出国家是允许、鼓励国有中小型企业进行MBO改制的,这也是对十六大报告精神的具体落实。
(二)MBO改制方式可以为建立良好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供一种途径
以往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强调对国家利益的保护,但由于忽视从员工的切身利益角度探索两权分离条件下的国家利益的保护机制,反而出现了放权让利步伐越快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越严重的后果。问题的结症在于,当企业员工对资产的关切度较低时,员工更关注的是近期收入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MBO改制成功后,企业内部人控制了经营决策权后,分配的天平就会向员工利益倾斜,国家如果强化控制,企业就可能因缺乏动力而使效率下降。让企业员工持有一定份额的股份后,员工的总收入一部分来源于劳动所得,另一部分来源于年终的按股分红。员工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依赖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及净资产的增加,其后果是导致国有股权益的增加及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由于员工持股增强了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从而使企业员工、企业法人与国家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变革已经由制度创新进入到管理创新阶段。或者说,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前提。所以,当前国有企业的MBO改制决不能满足于形式上的股份制改造,而是要通过这种体制改革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去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以实现企业的赢利和发展,实现由构建制度创新向构建管理创新的转变。
(三)MBO改制案例
北京华纬交通工程公司和华科交通工程公司都是隶属于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的从事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施工的小型国有企业,注册资金同为300万元,1999年度时,两个公司基本情况相同,正式员工30人左右,年产值均为4500万元,净利润100万元。由于高速公路施工市场竞争激烈,华科交通工程公司1999年提出改制方案:总公司占51%股份控股,华科公司管理层占49%股份,改制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总公司及华科员工当时虽有反对意见,但最终批准了改制方案。改制后华科公司短短几年发展到年产值2亿,净利润2000万元,而华纬公司基本上保持原有状态,两个公司差距急剧拉大。华科公司改制后管理层感觉是为自己在干,工作努力、方式多样,经营决策果断,国有资产增加的同时员工收入大比例提高。华纬公司却受国有企业的限制,业务开展缓慢,远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员工强烈要求改制,受国家政策的限制,2003年国家叫停MBO改制,华纬公司处于生存的困境。笔者做为华纬公司主管经营开发的副经理、做为华科公司的同事,深深感到MBO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不论对国有资产的增殖、保值,公司员工的收入都带来巨大的利益,本次国有中小型企业MBO的解禁,对华纬公司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会,由我们领导班子提出的MBO方案职工全票通过,事实证明中小国有企业的MBO改制是最佳之路。
四、竞争性行业小型国有企业MBO改制应注意的问题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