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源有限,工期最短”的优化目标为例,资源需求计划的优化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计算施工计划每“时间单位”的资源需用量。
第二步:从计划开始之日起,逐个检查每个时间单位资源需用量是否超出资源限量,不超出限量则优化工作完成,否则就需要对资源计划进行调整。
第三步:分析超过资源限量的时段,计算最佳顺序安排所对应的工期延长时间的最小值,并以此确定新的安排顺序。
第四步:编制调整后的施工计划和资源需求计划。
近年来我国船舶企业总量不断扩大,由于产品种类和数量增多,对资源需求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编制合理的资源需求计划,成为企业生产计划管理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也是精益造船计划系统的一个主要内容。
5、计算机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CIMS系统)的应用
建立精益造船计划系统离不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辅助,由于精益造船计划系统的缜密和大信息量,手工是绝对无法完成的,只有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作保障,精益造船计划系统才能发挥作用。
(1)CIMS系统的涵义
CIMS是一种基于CIM(计算机集成制造)理念构成的信息化系统。目前典型的现代造船CIMS系统可以归纳为:以“规范管理、标准设计、信息集成共享”为标志,运用信息技术,以生产计划为主线,通过“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管理流程,统一数据处理,统一资源平衡”,将造船过程中所需的人、财、物、设计及制造等信息融于一个软件系统中,把静态、孤立的信息资源变为可共享的信息资源。通过迅速有效地反馈有关信息,加强协同作业,合理安排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才能缩短造船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2)CIMS系统的实施方法
稳妥转换造船计划管理模式,实现管理规范化是实施CIMS系统的方法之一。根据精益造船理论及CIMS的要求,调整优化造船业务流程,按照任务包、作业指令和工时进行施工作业管理,按照任务包和实际负荷情况,合理配置劳动力和作业内容,减少等工等原因造成的劳动力浪费,实现均衡连续生产。
建立信息反馈体系,提高生产组织管理水平是实施CIMS系统的方法之二。系统集成性提高后,信息相互依赖性明显增加。例如,任务包和派工单中含有相应的工作量和托盘清单,如果缺乏托盘数据或物资未按计划到货,工时管理系统便无法下达派工单,同时也就无法填写反馈实际工时。
做好基础数据和标准的编制完善工作是实施CIMS系统的方法之三。数据是CIMS实施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标准数据、基础数据、编码、工程数据等。由于CIMS的集成性决定了许多数据相互牵制,许多基础数据和标准单靠一个部门往往难以完善,因此,需要在落实主要维护责任部门、负责人的基础上,建立跨部门协调优化数据的机制和运行模式,落实长期维护数据的责任部门和力量,促使标准管理和基础数据管理制度化。
三、结束语
精益造船理论及精益造船计划管理系统的精髓是团队合作、信息畅通、节约资源、消灭浪费、提高效率、持续改进。只有激励和动员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在生产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精益造船理论和精益造船计划系统才能真正在我国的造船企业中产生作用。变革是不容易的,但是,默守陈规、不思进取却是非常危险的。我国造船业要赶上世界一流水平,必须不断变革,在企业中坚定不移的贯彻精益造船理念,坚定不移的按照精益造船计划系统的要求组织生产。
精益生产模式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模式之一,它的成功掀起了精益管理的热潮,在日本精益管理思想已经给各类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精益生产理论适用于所有制造型企业,本文希望通过精益理论在我国造船行业的应用和总结,为我国其他行业的制造业的管理积累经验,作一些有益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晓光主编,《管理学原理》,2004年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8月
2.J.佩帕德,P。罗兰,《业务流程再造》,中信出版社,1999年2月
3.初壮著,《MRPII原理与应用基础—揭示制造企业提高生产率的秘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
4.戚安邦著,《现代项目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5.张明华著,《精益造船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2月
6.宋克勤、陈文安主编,《工业企业生产管理与控制》,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4月
7.汪星明、施礼明编著,《现代生产管理》,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3月
8.陈启申,《我国推行MRPII的当务之急》,《计算机世界》,1998年6月1日
我国造船企业生产计划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