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造成企业无形资产大量流失。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带来无形资产的流失有时是不可估量的。他们有很多是企业管理、技术、业务方面的骨干。是企业从容应对各方面竞争和挑战不可缺少的核心。人才的不断流失,如果企业想处于正常稳定的经营和发展,将会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和培训费用来培养新员工。此外,流失的人才中,他们掌握着企业大量的核心技术、管理经验、商业机密乃至专利技术等等。他们带走这方面的资源之后,会严重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而接纳人才的企业无需支出太多成本就获得了大量的无形资产,从而大大提高了战胜竞争对手的能力。这种状况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后果会更加严重,往往给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甚至可能使企业走上绝路。2003年公司的两位核心技术骨干离职带走某项专利技术成果就造成公司无形资产损失近1100万元。由此可见5年内人才成本、人才重置成本、无形资产损失等三项给企业造成直接损失就达3605.5万元。
3、人才流失导致人心涣散,对员工心里产生冲击作用,并且影响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企业中优秀人才的经常性流失,会给留下员工的心里蒙上阴影,导致人心涣散,精神不振,严重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员工士气。人才流失在企业员工中造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即一个人或少部分人才的流失将影响和带动大批人员的流失。这种损失和危害是无法估量的。此外一个企业人才经常外流,给公众心目的第一印象就是企业管理和经营不善,机制不健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外在形象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同时,企业的被认可程度也随之下降,使得企业在今后的人才招聘也会更加困难。尤其对于一个形象和声誉都不佳的上市公司,要在资本市场上顺利融资,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三、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原因分析
影响人才流失的因素有很多,起决定作用的可分为四大类:经济的状况、制度的状况、企业的变量和个人的变量。概括起来即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一)宏观因素分析
1、知识经济时代使知识的新陈代谢周期缩短。知识陈旧周期的缩短使知识型员工为了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中能更快获取知识而加快了流动。由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知识型员工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创造力机会的需求越来越强。而他们非常关心企业能否提供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技术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如果企业跟不上这种趋势,本身处在停滞状态,必将被时代所淘汰。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就是当今靠知识致富的全球首富,该公司自1975年创立以来,在短短的二十余年间创造了世界奇迹,比尔•盖茨的成功证明知识是创造财富的一种更为重要的资源,可见知识和知识型员工对一个企业的良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增大,但目前知识型人才仍是稀缺的。人才的稀缺程度越高,决定了其高度的流动性。
2、外资和新兴产业对高素质知识型人才的抢夺加剧。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人才流失问题。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中国对外资开放的广度与深度都会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会来中国投资。跨国公司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提高竞争力,将遵循人才本地化原则,不遗余力地抢夺中国国有企业乃至民营企业的优秀人才,从而使国内人才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如著名跨国公司诺基亚在中国已拥有员工3500人,其中本地员工占90%以上。(注5)微软公司也在华设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直接从中国本土聚集了众多IT界的精英和新锐,为其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外国公司的这种人才本土化的战略,实际上是与我国企业展开了更加直接、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使我国企业面临优秀人才在本土大量流失进而失去产品市场的巨大压力。据北京市经委对工业系统150户大中型企业人才资源现状调查,国有企业1982年以来引进的大学本科以上人员流失率高达64%,大多数流入外资和合资企业。(注6)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招聘模式,也为人才流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人才流动已不可避免。
(二)微观因素分析
对人才流失产生影响的微观因素包括企业和个人两方面:如企业所属行业类型、规模、性质、
薪金水平、个人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及个人对企业和外部环境的反应等中介因素。这两个方面互相影响,并对人才的流动共同产生作用。任何人才的流失决不是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因素产生的作用,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