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有利于促进经营者职业化、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对于我国企业家阶层的培育、发展和稳定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企业经营活动有其专业化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者应有相应的职业资格并被社会广泛认同。在国有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中推行职业化和市场化改革,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年薪制的实施则有利于加速这个过程。特别是通过试行年薪制将使一大批在原国有经济管理体制下被长期压抑的经营者潜能极大地释放出来,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职业化国企经营者队伍,而且这种责任、风险和利益的统一,也使得企业经营者更加珍惜自己的岗位,有助于国有企业防止人才流失。
(二)实施年薪制的利弊
1.经营者实施年薪制的益处
(1)提高经营者的收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
年薪制是国有企业经营者所得报酬的一种新的收入形式,这种形式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极大提高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一般说来,在我们北方,大中型国有企业的领导,年收入一般在1~3万元左右,企业创利再多,实现税金再高,企业主要领导的工资是不变的,充其量在开明的城市,政府一次性专门拿出数千元到几万元来奖励企业的负责人。但是实行年薪制后,经营者的收入与企业的效益直接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这就激发了经营者的经营热情,提高了其积极性。例如我们山东三孔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前8年中,年工资平均收入约2万元左右,实行年薪制后,年薪约7万人民币,相当于曲阜市普通职工工资的8倍,相当于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6倍,老总的收入是公司税后利润的1/200,体现了企业家的价值。
(2)高收入与责任风险直接挂钩
年薪制对于经营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经营好了,经营者年底收入不菲;经营不好,经营者到了年终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年薪制的组成中,除了基本年薪,一般还有效益年薪和奖励等,年初经营者还要交纳一部分数目不小的风险抵押金。如果经营不善,各项考核指标达不到目标要求,就会直接影响经营者的收入。三孔公司若年末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0%,每下浮1%,老总的年薪则下浮10%。如果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0,老总将颗粒无收。这就使经营者们在作出公司重大决策时慎之又慎,在经营时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3)避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收入分配过分倾向个人的弊端
前几年在很多国有企业中,因为企业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造成企业效益每况愈下,甚至出现连年亏损的局面。经营者为了顾及职工一时的利益,便在自己的任期内想方设法变卖国有资产,杀鸡取卵,以工资或奖金的形式发到职工手中,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收入分配过分倾向于职工个人。实行年薪制后,经营者不但要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还要为企业创造出更多利税。年薪制又可以把经营者的收入与职工分离,也从动机和措施上避免了以上所说弊端。
(4)高薪养廉胜过低薪养贪
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自己呕心沥血,苦心经营,把企业搞上去了,职工增加了收入,但自己的收入多不了多少,在心理上就产生了很多不平衡。于是,因贪污或索贿受贿者不断出现,甚至临近退休还晚节不保,出现了所谓“五十九岁现象”。这些人的出现,有很大部分是因为过低的收入造成的。年薪制的实施,使经营者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与其个人的付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正比。这样,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了贪污犯罪分子的出现。
2.经营者实施年薪制的弊端
(1)年薪制无客观标准,最高最低不好把握
我国是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与美、英发达国家不能攀比。就是在国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甚至同一地区,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造成企业效益差距的非经营性因素也很多,因而也不具备太大的参照性。
(2)年薪制无法调动经营者的长期行为
建立企业家职业市场和利益风险机制是推行年薪制的基本条件。在企业家职业市场化条件下,企业高层经理人才的收录、登记、评价、推荐和跟踪考察工作,由权威的社会中介组织负责。企业家可以打破地区、条块分割的局限自由流动,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条件下竞争上岗。企业选择企业家,企业家选择企业,形成优胜劣汰的择优机制。有了这种市场约束机制,才能使企业家的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发展前途、职业生涯与企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荣辱与共的格局。企业家市场和利益风险机制的存在,对企业家会形成一种压力,并转化为企业家的自我约束行为。我国现在尚未建立企业家市场和风险机制,高级管理者由国有控股公司或主管部门任命,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不可能做到优胜劣汰。 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实践的理论探索10(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