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制定目标要遵循一个“黄金准则”,它主要包括几层意思。一是目标一定要明确。明确的目标几乎是所有成功团队的一致特点,有很多团队不成功的重要原因往往是目标模棱两可,或者是没有将目标有效地传达给相关的成员。如“增强客户的意识”这句话描述的就不明确。因为增强客户意识有许多具体做法。如减少客户投诉,由原来的3%降低到1%;使用规范礼貌的用语;采用规范的服务流程等等。目标描述不明确就没有办法进行评判、衡量,所以目标一定要明确。二是比较容易衡量。如果对于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该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如对化工操作工顶岗培训考试的标准由原来的80分提高到90分,低于90分的必须补考,补考仍不合格的分流到其他岗位。但并不是所有的目标都可以衡量,有时也会有例外,比如大方向性质的目标就难以衡量。三是人们容易接受。制定目标时,人们总是希望越高越好,领导也有这种期待。但目标是要被下属接受并执行的。如果领导者利用一些行政手段,或者权力性的影响力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目标强压给下属,下属典型的反应就是心理和行为上的抗拒。――“我可以接受,但是否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我可没有把握”。一旦这个目标无法实现的时候,下属就有理由推卸责任,“我早就说过这个目标肯定实现不了,但你坚持要压给我”。二○○五年中原大化集团就面临着这样的局面。本来下属三聚氰胺公司配套尿素装置的试车时间就是个未知数,可集团公司领导硬不切实际地制定过高的生产任务,在完不成生产任务的情况下,职工的工资收入受到很大影响,不但挫伤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直接影响试车的速度,增加试车的成本。所以制定目标一定让下属容易接受。现在的员工知识层次、学历、素质都远远超过从前,面对目标的制定,要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共同结合的方式,吸收下属来参与目标的制定,员工完成目标的积极性就要比强制性高的多。四是要符合实际。制定的目标一定要根据客观条件,实事求是。有时会出现两种情形:一方面领导者乐观地估计了当前的形势,低估了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人力资源、硬件、系统信息等等;另一方面,可能花了大量的时间、资源,甚至人力资本,最后确定的目标根本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有两个事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第一件事是,虽然沧州大化年初制定了很好的生产目标,并且将目标分解到每个月,但2004年冬季,令沧州大化没有想到的是,中原油田为了保民用天然气,在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停掉了它们原料天然气,令整个公司停产5个月,年初目标订的再好,因为没有考虑到中原油田冬季供气的实际,也化为乌有。另一件事是濮阳市热电厂,由于没有充分考虑中原油田的油气资源,盲目决策。2005年11月,当河南省发改委下文明令停止审批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生产企业时,它们的工作不得不前功尽弃。所以,我们对所订目标的实际一定要认真衡量他的可行性。如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败竞争对手,所以尽管在经营过程中获得的利润并不高,但打败竞争对手是主要目标,在这种情形下的目标就是实际的。五是制定目标一定要有时间限制。
(二)培育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高绩效团队的灵魂,是团队成员为了实现团队利益和目标而互相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
团队精神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1、团队的凝聚力。团队的凝聚力是针对团队和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性,每个团队成员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团队当中的一分子,把个人工作和团队目标联系在一起,对团队忠诚,对团队的成功感到自豪,对团队的困境感到忧虑。所以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改革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一是要求团队的领导要采取民主的方式,让团队的成员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积极参与组织的决策。二是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让员工有地方、有时间、有机会向领导反映问题,互通信息,化解矛盾。三是建立健全奖励及激励机制。个人奖励和集体奖励具有不同的作用,集体奖励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会使成员意识到个人的利益和荣誉与所在团队不可分割;个人奖励可能会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竞争力,但这种奖励方式会导致个人顾个人,在团队内部形成一种压力,协作、凝聚力可能会弱化。所以,在我们公司,经常采取的方式是在对职工奖励时综合考虑,即承认个人的贡献,又承认团队的成绩,在对个人奖励的同时,对员工所在的团队在精神文明上给予奖励。
2、团队的合作意识。团队的合作意识是指团队和团队成员表现为协作和共为一体的特点。团队成员间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互相敬重、彼此宽容和尊重个性的差异;彼此间形成一种信任的关系,待人真诚、遵守承诺;相互帮助和共同提高;共享利益和成就、共担责任。
良好的合作氛围是高绩效团队的基础,没有合作就无法取得优秀的业绩。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努力培养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一是要在团队内部积极营造融洽的合作气氛。团队的精髓就是在于“合作”二字。团队合作受到团队目标和团队所属环境的影响,只有团队成员都具有与实现目标相关的知识技能及与他人合作的意愿的基础上,团队合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二是团队领导者首先要带头鼓励合作而不是竞争。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说:“前进的最佳方式是与别人一道前进”。成功的领导者总是力求通过合作消除分歧,达成共识,建立一种互溶互信的领导模式。很多的管理者热衷于竞争,嫉妒他人的业绩和才能,恐惧下属的成就超过自己,而事实上没有一个领导者会因为自己下属优秀而吃尽苦头。三是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及合作的规范。在一个团队中,如果出现能者多劳而不多得,就会使成员之间产生不公平感,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进展合作。要想有效推动合作,管理者必须制定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同的合作规范,采取公平的管理原则。四是要强调大家的共同长远利益,管理者要使团队成员拥有共同的未来前景,使大家相信团队可以实现目标,这样团队成员就不会计较眼前的一些得失,主动开展合作。五是要建立长久的互动关系。作为团队的管理者,要积极创造机会使团队成员不断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融为一体。如组织大家集中接受培训、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进行比赛或采取多种激励的活动等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