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目前我国通信业的新型移动产品小灵通为研究对象,以济宁的小灵通市场情况为背景,运用市场战略的SWOT分析法,对小灵通的宏观环境和一些微观环境及竞争性产品进行了比较分析,介绍了移动和联通资费产品和促销策略,对小灵通的优劣势、威胁与机会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运用市场调查的理论步骤,组织进行了对小灵通普通客户和潜在客户的市场调查活动,对小灵通用户的性别组成情况、收入情况、用户对小灵通的了解程度、用户消费构成、用户偏好、使用竞争对手业务情况等十余项内容进行了问卷式调查,形成了图表描述的市场调查分析。
同时,本文运用市场营销理论,从产品生命周期入手,清晰的表述了现存的问题,既小灵通经过两年发展后,从产品曲线上似乎进入了产品的成熟期。最后,作者运用营销组合的4P理论,分别从价格策略和产品策略上对济宁通信公司给出了下一步营销的建议。
【关键词】:小灵通、ARPU值、SWOT分析、市场调查、营销组合
【正文】:
回顾最近几年,“小灵通”当之无愧是最热门的几大关键词之一。2003年是小灵通从起步到迅速发展的一年,用户数量飞速增加,网络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网通的用户突破了1000万,到2003年底,全国的小灵通用户数已超过3500万。不仅如此,这个数字还正在以每月200万~300万的速度在增长。
尽管小灵通从诞生之初,就受到种种争议和限制,专家亦明确表示其使用的PHS技术属于已经过时的通信技术。但是,小灵通仍然在短短二年内攻城掠地,打下如此之大的市场,说到底,低廉的投入和较低的话费,是其成长壮大最根本的原因。尽管技术上不被看好,但是利用以往在固网投资方面的成本摊薄优势,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小灵通业务一直在移动通信市场上占据着价格优势,这对国内为数众多的低端用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获得追捧也就不足为奇了。除此之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小灵通打出的低辐射“绿色”牌,亦成为人们认可小灵通的一个原因。
展望新的一年,小灵通依然是固网运营商的重头戏。中国3G标准的选择迟迟未定,并且还将进行相当长时间的研究和试验,这也就意味着固网运营商在短期内依然不太可能获得移动牌照。在这一形势下,无论是从盘活固网资源、拓展业务领域,还是从打破市场垄断、满足用户需求的角度讲,小灵通都将是固网的主推业务。
济宁小灵通的发展最早要追溯到2000年,当时仅在下属邹城实行了试点经营。2002年底,济宁市区和兖州同时开通了小灵通业务。从2000年发展小灵通开始,截至2005年6月底,小灵通总用户数已经达到了353338,但济宁小灵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困境,自04年开始小灵通增量不增收的现象非常严重,本文将从小灵通用户情况分析和用户市场调查的角度了解小灵通的情况以便制定相应营销措施。
一、市场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