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海外直接投资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那么全球钢铁市场是否存在机会?全球钢铁投资环境怎样?钢铁同行是怎样在海外投资的?中国钢铁企业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战略深入海外?如何有效地规避风险?这些都非常值得深入研究。
二、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多维度分析
(一)海外钢材市场机会分析
1、世界钢材市场比较分析
2004年各地区粗钢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比重(如图1、图2,数据来源:IISI)。从粗钢当量消费量来看,比例较大的前四位依此为中国、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15国、其它亚洲国家,消费量增长的有中国、其它亚洲国家以及欧盟15国;从产量上看,增长的有中国、其它亚洲国家。从钢材市场基本面来看,全球钢材市场正在增长的有中国、亚洲其它国家。中国与其它亚洲国家,消费增长,生产也同时增长。
从2003年全球钢材贸易来看,欧盟(原15国)是最大的出口国,其次是独联体国家(即图中的前苏联),以日本和其它欧洲国家(15国外)紧随其后,接下来是除日本外的亚洲国家,占据第五位,2003年出口量达到3150万吨,拉美国家2003年出口2490万吨,处于第六位。若不考虑区内贸易,独联体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出口国,出口量超出第二名日本2260万吨,接下来才是欧盟(原15国)。
由于钢材的运输成本对钢材销售价格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钢材的出口多集中在周边地区。欧盟国家出口地主要在中东欧和美国,非洲和亚洲只占小份额。日本的出口目的地主要在亚洲地区。中、东欧地区主要出口对象是欧盟,其次是区内国家。拉美地区的出口则集中在北美。但是,出口份额第一位的独联体向全球各个地区都有较大的出口量,而进口最多的美国从世界主要地区都有相当数量的进口。
从贸易辐射功能来看,南美洲向北美洲的辐射,中东欧向西欧和北欧辐射,以及中国南部向东南亚的辐射比较有优势。
2、美国钢材市场机会分析
(1)供应
由于前几来经济不景气以及国内钢铁企业生产成本高等原因,美国钢铁业进行了大规模重组,大量削减产能,2004年粗钢产量为9890万吨。由于成本、质量等原因,美国大量进口钢材以满足经济发展对钢铁的需求,2002年、2003年净进口分别为2460万吨和1380万吨。
(2)消费
1999年以前美国曾多年保持世界第一钢材消费大国的地位。从1999年开始,中国连续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钢材消费大国,美国则居于第二位。
1998年以来美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在1~1.2亿吨之间波动。2004年美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为11590万吨。在主要下游产业中,家电、石油及天然气行业需求表现较佳,销售量增长5%以上。2004年美国人均钢材消费量为400kg左右。
3、南美钢材市场机会分析
(1) 供应
南美各国粗钢生产情况见表1。南美钢材保持净出口态势,2003年和2004年分别净出口1030万吨和1330万吨。
表2:南美各国粗钢生产及表观消费情况(单位:万吨)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产量 消费量 产量 消费量 产量 消费量 产量 消费量
巴西 2671.8 1669.4 2960.4 1650 3110.5 1600 3290 1840
阿根廷 410.7 256 436.3 174.7 503.3 290 510 360
委内瑞拉 381.4 220.4 416.4 204.8 366.4 150 460 230
智利 124.7 176.4 128 175 134.4 870 160 900
其他 155.3 262.5 145.5 261.3 155.7 280
南美合计 3743.9 2682.7 4086.6 2560.2 4270.3 2900 4690 3330
数据来源:IISI
(2)消费
南美各国钢材表观消费量见表1。南美各国人均钢材表观消费量及远低于中国和世界平均水平,2004年人均消费不到100kg。
4、欧盟25国钢材市场机会分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