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模上讲,由于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尚处在起步阶段,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因此在经营战略的选择上长期停留在小规模的投资经营阶段,这些企业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技术水平及设备要求不高,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机械、轻工和服装等行业,现阶段尚不具备进行大规模境外投资的能力。大多数海外企业仅是国内在外的窗口和接待站, 经营业务很难展开。
(三)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行业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境外投资的贸易型企业比重过多,占我国境外投资总额的60%以上,而生产型境外企业、资源开发型境外企业加起来也仅占境外投资总额的30%。
(四)企业在经营机制上存在不少问题,限制了外向型企业的发展
一方面,企业的内部激励机制不足。激励机制不足必然导致企业的管理层和关键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由于境外企业具有境外独立工作的特点,因而这个问题表现的更加突出。如果不把贡献与报酬有机地联系起来,没有建立起恰当的激励机制,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就会逐渐消失,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来,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约束机制缺位。境外企业缺乏必要和有效的监督,是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约束机制主要表现在对境外企业重大业务决策的控制和对企业财务的科学管理上,而我们境外企业出问题也主要发生在这两个方面。究其原因,一是管理层的管理水平不高,二是国内母公司自己本身的经营管理机制就存在问题,因而影响了境外企业。
(五)缺乏高素质的外贸人才
我国外向型企业普遍缺乏熟悉法律、精通业务、懂管理、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制约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重要因素。管理手段落后,高层次的跨国经营人才匮乏,受技术和资金的局限,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品牌优势。加之信息不灵和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障碍,使许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步履维艰。
(六)相应的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
进行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金融资本的国际化及其发展程度制约着境外投资的发展水平,这一点已经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明。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的金融业水平和金融服务还不能适应我国境外投资跨国公司的发展要求,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发展的瓶颈因素。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现有的国内金融体制看,金融机构一般不允许对境外企业投资和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贷款和信用担保;另一方面,我国还没有一家从事跨国银行业务的专业金融机构,不管是从经营方针还是经营实质上都未能为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体系。
四、外向型企业境外投资战略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其原因,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逐步解决其带来的弊端,以促进外向型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提高跨国经营的水平,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做好可行性硏究是境外投资成功的有力保障
在境外投资中,做好项目考察和可行性研究非常重要。我国一些企业在境外投资失败的原因,常常是因为没有对项目进行认真的考察,没有做出一个符合实际的项目可行性研究,致使项目先天不足。归纳起来,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1、 要舍得投入
对境外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无论是独立进行还是委托当地咨询公司进行,都要有相当的成本付出。一些公司常常是派个考察组蜻蜓点水似的出去转一转,或听信所谓知情人的一些消息,甚至是受了投资合伙人的鼓动就做出了投资的决定,因而投资隐患很大。
2、 要细致考虑到项目建设和实施的各个方面
我们的企业在做可行性研究的时候,常根据自己在国内经营的经验,只注意到项目的资源、产品市场、材料供应、成本利润等情况,而忽略了不同国家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以至在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问题上栽了跟斗。
3、 要注意听取各方面的信息和意见
做可行性研究一定要多渠道地征询各个方面的意见,包括国内外的咨询机构、行业组织、业内相关企业、当地华人华侨以及我国驻当地的外交机构等等。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的人会给我们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可以补充我们知识和认知能力的不足,并帮助我们全面准确地掌握项目信息,做出高质量的可行性分析。
4、 要有科学的项目分析程序
做可行性研究要循其规律进行,按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进行探询,不能有丝毫的主观臆断性。领导者的主观臆断常常是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在进行境外投资的过程中,区域选择是投资决策的重要内容
区域优势的选择是中国发展境外投资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因此,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选择投资国家或地区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六个因素:符合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直接目标;东道国的投资环境;是否能充分发挥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利于中国企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对中国境外投资的影响;科技创新环境和科技人员的可得性。
1、巩固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关于外向型企业境外投资战略的探讨(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