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研究员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累性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并据此创造出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的经营理念、技术、产品和服务。我国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也有独到的理解,如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认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有办法制定出能不断产生新的东西的战略。好的管理基础就是其著名的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海尔集团的张瑞敏认为,创新能力是海尔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其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模仿。
根据以上中外学者和企业家对核心竞争力概念的理解,参考有关资料中对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总结,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定义为: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企业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竞争合力,它不是简单的某个分散的技能或知识,而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的价值链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适应于市场变化且不易被对手模仿的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在《公司核心竞争力》(1990)一文中,哈默与普拉哈拉德列举了三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检验标准:首先,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进入多个市场的潜在途径。例如,具有显示器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使一个公司参与到计算机、微型电视机、便携式计算机的显示器和汽车仪表盘等多种业务领域,这也是卡西欧公司为什么进入袖珍式电视市场的原因。其次,核心竞争力能够给最终产品顾客的可感知效用作出巨大的贡献。最后,核心竞争力应使竞争者难以模仿。如果核心竞争力是许多单个技术和生产技能经过复杂的协同作用的结果,那么,模仿将是很困难的。一个竞争对手可能获得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某些技术,但是,它将会发现复制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协同和学识的综合模式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核心竞争力与一般竞争力是有所区别的,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核心竞争力应具有系统整合性
系统整合是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标志。一组分散的技术或技能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提供其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有机整体,是多种能力提炼、升华的结果。这一过程是企业自身学习的过程,是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过程。因此,它不仅与企业的技术因素有关,而且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和企业文化以及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核心竞争力不仅强调技能或技术,更强调整合。在某些情况下,整合可以使一些原本十分平常的技术组合成一种超强的核心能力。比如,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整体性能上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其技术整合的结果。
2、独特性
核心竞争力首先是竞争力,它是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所以它一定是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能力。企业一旦拥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够依托这一竞争优势迅速占领目标市场,赢得客户的信任,形成自己独特的消费群体。而且,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过战略设计、领导策划、组织管理等多层次、多环节的实践中不断提炼、总结、创新而得到的,其他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赶超。它不仅仅是对消费者现时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它能引导消费者,激发新的消费需求。
3、价值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核心地位,能显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其次,核心竞争力能实现和创造顾客价值,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原因,也是企业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根本原因。核心竞争力对企业、顾客具有独特的价值,对企业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具有特殊的贡献。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同时也能给企业的目标顾客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管益忻的“消费者剩余”即是核心竞争力价值的一部分。
4、不易模仿性
企业不同,核心能力不同。核心能力是特定企业的特定组织结构、特定企业文化、特定企业员工群体综合作用的产物,是在企业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下来的,它内化于企业组织中,是企业个性化的产物,因此竞争对手在短期内也很难超越。所以,要模仿它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由于企业的具体状况不同,在某一企业被认为是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到了另外一个企业,可能就不成为核心竞争力了。
5、 动态性(即时间性)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