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资源
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一个企业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可以说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中国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如不十分清楚或把握不准,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分解和整合,也就是对核心产品进行技术分解、归类和整合,弄清哪些是一般技术、哪些是通用技术、哪些是专有技术、哪些是关键技术,然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改造,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中表现为专利、产业标准等不同形式的知识。这类技术可以重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价值不但不减少、而且能够增加,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因此,核心技术是企业在市场中取得超额利润的主要原因。一个企业即使没有整体竞争优势,也可以通过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少数几个关键能力大获成功,这种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关键技术和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与国外知名企业相比,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便是对技术创新不够重视,忽视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这就直接导致了当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差的局面。但值得欣慰的是,一批有远见的企业已经开始重视技术创新,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并已初见成效,海尔集团就是很好的典范,海尔的技术创新实现了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的结合,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结合,原始创新和改进创新的结合。海尔将自主创新和市场全球化目标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面向世界的技术创新体系,其自主创新以增量创新为主,以发展创新为辅,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家电业的实际情况。海尔在无氟节能多元替代电冰箱技术上的突破,可以视为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发展创新的尝试,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3、强化管理能力。
市场竞争,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个管理上的竞争。管理是企业最主要、最基础的竞争实力,一切生产力要素依靠管理有机地组合为一体,就能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这犹如钢材一样,分子的排列不同,其强度就完全不同,管理就起到了按要求排列分子的作用。管理需要遵循理论和规律,但管理不是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战略问题、艺术问题,管理也无定式。管理是企业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资源的经营活动,管理的关键在于提高效率。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管理创新已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面对入世后市场竞争更为激励的挑战,各企业所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不一样,因而管理方法和内容不可能是通用的模式,因此,用什么样的管理最有效最有益,各层管理者都必须思考和实践。但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规律和方向则是有共性的。现代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的基本要求是:适应管理由工业经济时代的集中化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分散化发展,大力采用电子技术等现代管理手段,建立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构建系统、快捷、高效的企业信息平台和网络,增强企业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提高优化利用资源要素水平,企业组织形式实现管理机构由大型集权化向小型动能化、由多层复杂化向扁平高效化、由部门职能分散化向综合有机化转变。企业管理要树立“不断改进、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培育用户和员工的忠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整合力。
在企业管理管理方面,还要尽快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提供制度保证。核心竞争力是成长在公司良好的土壤之中的,中国企业搞不活和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为此,改造和改革现有和现存的企业制度,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规范、更现代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
4、 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孕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土壤,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企业文化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性,不仅仅限于其在经营活动中所起的现时作用,最为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对企业在充满希望地挑战21世纪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在我国加入WTO后起到的深远的“未来的意义”。如果缺乏与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2(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