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积极开发以海外华裔及其后裔为服务对象的市场。中国拥有许多特殊产品,有特殊的工艺技术如中式菜肴等,还有特殊的产品效用,如中药的医疗作用等。这些特殊产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为特定消费者所钟爱。在华人比较多的区域,与我国有相似的语言文化背景,相互间容易交流,这些特殊产品拥有广大需求,更有利于企业比较优势的发挥。
6、合理避税的安排。“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可以规避国际税收,它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税收税率、征收范围、征管条件的差异规避纳税义务,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注35)具体避税的方式有:(1)利用内部保险公司避税;(2)利用中介国际金融公司避税;(3)利用中介国际控股公司避税;(4)利用中介国际贸易避税;(5)利用中介国际许可公司避税。在此举一例说明:跨国公司利用国际避税地的优惠政策,在避税地设立虚拟分支机构,以合法的方式规避税收。它在生产条件较好的中国建立生产工厂,在税收优惠的香港设立一个公司,假设国内和香港两地的税率分别为50%、5%,它将在国内工厂生产的产品以低于成本价格出售给香港公司,在国内工厂帐面表现为亏损,将利润转移到香港,这样在香港可比在国内少交45%的税金。
我国企业要研究国外限制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办法,推动我国跨国公司的高附加值环节向东道国的转移和创新外包。
7、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经营中会遇到多重文化的挑战,文化冲突是一种客观现象,无法回避;其若想减少由于文化摩擦而带来的交易成本,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并实施跨文化管理,使跨国公司消除公司内部的文化冲突,实现不同文化间的交融,从交叉文化管理中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成功进行跨国经营。
8、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力资本将会成为构成跨国公司可持续发展竞争能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取胜于全球,跨国公司必须在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所以企业须从跨国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个问题,做好这种“源泉性”资源的管理工作,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上长期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跨国公司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时,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培养全球观念;(2)培养协作与团队精神;(3)培养全球范围内的有效信息沟通;(4)开发经理人员和知识工作者;(5)实行交叉文化管理。企业或公司上层只有意识到在不同的国家,员工的需要不同,从而调整激励措施,注重对员工的福利、奖励措施,让员工安心、安定和安稳,结果就能留住人才。
9、现以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为例对企业跨国公司战略作进一步说明:
跨国企业在全球经营过程中,需要适应东道国与母国不同的各种环境,包括:市场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地理环境等,如果它不能很好地适应东道国的环境,便很可能在竞争中失利。因此, “本土化”作为跨国公司解决异国环境障碍的利益衔接核心,已经成为目前各国跨国公司普遍采取的一个战略,包括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本地化。本土化是现代营销观念的反映,它的核心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以消费者为核心,而不是以商家的喜好、习惯为准绳,企业规范必须随地区性变化引起的顾客变化而改变。“本土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
(1)、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经营的原因最主要有:
①消费者需求的压力。跨国经营的许多领域具有很强的国别或地区特性,它们必须满足多种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是说要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因而需要一个当地化的战略,将市场做深做细。
②树起良好企业形象。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的跨国公司,才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才能成功地在全球范围发展。
③融入东道国民族文化。为实现经营全球化,跨国公司势必面对不同的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跨国公司融入当地社会带来很大的障碍。实行经营本土化,充分利用东道国人力资源,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差异,避免文化冲突,从而实现与当地文化的融合。
④降低综合性生产成本。跨国公司实行经营本土化,能充分利用东道国市场生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和制造成本低的优势,减少总成本,提高总收益,以至于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⑤适应企业市场环境的需要。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后,面临的市场环境跟我国肯定不一样,消费者的人文环境和消费价值观,政府的法律制度和倾向、地理自然条件、原材料的供应市场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跨国企业必须适应这些不同的环境才可以更好的生存进而盈利。
(2)、 跨国公司本土化策略对企业在国际上进行市场竞争是有很大的强化作用的。市场经济就是竞争。只有我们的企业自己变得强大,更能适应市场,才能够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冲击。本土化策略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有利于东道国经济安全、增加就业机会、管理变革、加速与国际接轨。
①坚持品牌建设,创造品牌效应。如今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已经由过去单纯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技术竞争,发展成为现在综合性、全方位、高层次的竞争,即品牌竞争。跨国企业对外投资和开拓业务,常常依靠自身已有的核心竞争力--知名品牌,为自己带来便利和利润。最近海尔又在积极准备收购美泰,其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美泰的生产线和工厂,因为它在美国有工厂,它短期内是希望通过美泰到美国资本市场借壳上市,因为直接到美国主板上市的成本相当高;长期目标是使海尔的渠道、品牌在欧美市场得到提升,增加全球性的市场品牌认知。
②积极实施本土化和走出去战略。在市场全球化下,企业只有在自身在本土市场上做大做强,才能走出去。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很多成功的跨国公司在进入陌生市场坚持全球统一标准的同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融入本地市场。如海尔在美国、菲律宾及马来西亚等地设立工厂,实行生产、设计、销售的本土化。它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和风格设计来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这使得海尔打破了国界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生产、就业和经济发展。
③跨国公司的入乡随俗体现了一种趋于本土化的营销战略。趋于本土化,指的是在保持、巩固母土产品、服务基本特质内涵的前提下,对经营形式作适当的处理,以营造一种与所在国自然、人文环境相近的经营氛围。跨国公司之所以能成为跨国公司,在于其有特色卓著的产品或服务作支持,而这些特色绝对体现了母土特色。它们在外国的分支机构应该而且必须保持这种母土特色,但又不能完全不变地照搬,必须根据分支机构所在国的地理、人文状况等增加灵活性。否则,就很难在当地立足和发展。
(3)、综观外国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采用本土化战略取得了极大成功。在跨国经营中本土化战略的内涵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它包括关系本土化、产品本土化、市场本土化、人员本土化、经营方式本土化、利润以及研究本土化。
①关系本土化是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核心。“关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组织资源,关系本土化可保障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战略的成功,帮助他们赢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信任。目前跨国公司关系本土化采取的策略主要有:进行高层政府公关、支持该国公益事业、回报社会等策略。
②产品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主要产品在东道国生产,或配件国产化、原材料本土化。这样做可使跨国公司确立在该国市场得以长期发展的“合法”地位;奠定低成本扩张的基础;建立在该国的最佳合作伙伴和供应链,使之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对进行全球零售的企业来说,产品本土化就意味着采购本土化。
③市场本土化针对的则是消费者。在充分理解东道国本土文化特征、消费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上,企业以保持强势国际品牌形象的原有特色为前提,注重开发能够满足本地消费者需求的适销对路的产品,采取亲情营销,从而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最终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④人力资源本土化。它会极大地帮助我们的跨国公司建立起与东道国政府和民众间的良好关系,为进一步实施产品和市场本土化提供智力支持。成功的跨国公司都强调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很重视利用本土人力资源,让他们成为职业经理人掌控该国市场,使他们成为企业实施本土化战略最重要的本土力量。
⑤经营方式本土化。现在企业进行跨国经营面临最大的困扰是没有自己的产品营销渠道。具有战略意义的渠道管理可为其实现市场营销策略本土化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的企业可以通过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将企业生产的名牌产品以合适的价格、合适的方式及时地送到目标消费者手中,这样企业在维持既有国际市场地位的同时,又可不断开拓出新的国际市场。这就要求我国生产企业与经销商之间要由单纯的利益关系转变为品牌共创、成功共享的战略伙伴关系。
⑥利润本地化是指跨国企业将在本地取得的盈利重新投入本地。 关于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公司战略的探讨(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