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与企业的发展方向、规划相结合。企业培训规划、计划主要是依据企业发展规划而拟定的,培训为企业实现发展方向做好人才保证工作,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道理。所以,企业规划同时又是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不可分割。
2、 与企业的发展实力、经济基础相结合。对员工进行知识、技能培训的意愿永远是正确的,但不能脱离企业实际实力、经济基础,增添企业负担为代价。培训工作要做到量力而行,企业经济实力强全员培训、普及培训;企业经济实力弱可实行部份关键岗位人员培训、重点培训,量力而行。
3、 与企业的经营生产状况相结合。社会在发展,企业需要发展,员工的知识、技能需适应性、甚至超前地发展,员工接受培训是必要的,但要以最短时间、最小规模影响、甚至不影响企业当前经营生产任务顺利完成为前提,来开展企业培训工作。如人员轮换培训;根据生产周期比较空闲时培训。
4、 与企业的人力资源有效使用、人才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相结合。企业的人力资源、人才结构是企业开展培训工作的基础,同时它们又是客观变化的;企业只有结合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人才结构开展培训工作,才能使培训有的放矢,而且可以通过培训的调节功能,达到"使人适事"的目的,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以最佳使用和发挥、优化企业人才结构,使之得以稳定、良性发展。
5、 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人才培养的途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培训只是其中的一种,员工培训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地位,不能忽视,通过培训,培养挖掘企业潜在的优秀人才,适时给予加薪晋升;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增长技能,具备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当然也不能过度重视加新晋升,而导致形成"培训就要提拔"的错误认识。
6、 与企业的人才引进、招聘工作相结合。一方面要立足于企业人力资源,"自力更生"开展企业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采取短平快式的"拿来主义",适度引进、招聘人才;同时要结合人才引进、招聘的计划、难易、代价等因素,有计划的开展培训工作。
7、 与企业员工的个人素质、潜力、发展计划相结合。企业要求员工德才兼备,因此培训既要注重员工技能的培训,也要注重员工品德素质的培训,使员工的品质与企业文化相符。培训防止概念化、形式化、一般化。因材施教、因人而宜是教育的法则,也是企业开展培训工作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培训内容符合员工岗位、员工要求,能更快挖掘员工潜在的能力,帮助员工实现个人职业计划。
8、职前导向培训与岗位培训向结合。职前导向培训是必须的,而且是一次的,短期的,初级的。使员工在短期内产生对企业的信任感与热爱心理,使员工基本掌握岗位的性质、特点和要求使之能顺利正式上岗。但切异用导向培训替代岗位培训,岗位培训是不断的、长期的,是从初级到高级不断提高的培训,是造就员工具备企业特色专才的一项长期工作。
(二)企业搞好培训工作需做到"六个优选":
1、 优选培训时机。培训的时机是有讲究的,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企业自身的发展、部门及其岗位工作的需要进行培训是被动的,但过于主动、超前开展培训也是不可取的,是人力资源资本的呆滞,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2、 优选受训人员。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是企业的责任,接受培训是每位员工的权力与义务,但不能搞平均主义、"一刀切";优秀员工、主关键岗位员工重点培训,对于受训人员而言,受培训时间有先有后;而且依据个人岗位、素质,在受训内容与要求上宜做到有深有浅。
3、 优选培训内容。众多和单一学科知识的浩瀚性、先进性与发展性,决定了每个人是不能穷尽所有这些知识的,并不是所有员工不懂的知识、技能都需要员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之,应有轻重缓急之分,选择企业目前、近期或中期急需知识技能进行培训。
4、 优选培训方式、类型。培训方式、类型多种多样,有脱产、不脱产、半脱产;有短期、长期;有面授、函授、自修;有公费、自费;还有因特网、电视等远程教育这种无国界的新型的家庭内的培训方式。要根据企业对知识、技能的需求量、缓急程度及培训的内容、人员、时间、地点、施训单位等选择不同的方式、类型。
5、 优选施训单位、培训教师。从事培训商务活动的单位及培训师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其中不乏借培训之名、搞商务投机赚钱的单位和个人,企业要善于辨别真假,根据培训内容选好施训单位、培训师。
6、 优选培训地点。培训地点有国内、外之分,国内又有远近之分,还有企业内外之分,员工家内、家外之分,企业应该综合多反面的因素选择好地点。目前,企业在开展企业外部培训工作的时候,要谨防很多培训商以假培训、真旅游的方式,诱惑企业人员参加"培训"(旅游)的。
七、未来企业对培训的要求
现实的变革和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培训的创新不可避免。为了坚持不懈的做好企业培训必须要紧跟形势,与时俱进,时刻关注企业发展及环境变化对企业培训的要求。我认为,未来企业的培训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现代化的科技设备及完善的教育训练环境,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教育培训全面导入制度化、资讯化的理念,逐步规划建立训练体系,将培训事务由无计划、零星式的管理,发展为涵括了新进人员、资深员工、各级主管、经营管理等各个阶层“进修、储备、专精、晋升”的完备训练体系。
(二)鼓励内部晋升,加强内部讲师的培训,以弥补专家学者授课的不足,同时实现培训课程系统化,以提升培训品质和教学效果。
(三)重视训练的经验交流和学习观摩。主动参加各种外部机构、社团和社会活动,以吸收训练新的知识和技能。
(四)重视员工职业生涯的训练,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基础,寓教育于生活,寓训练于工作,让员工认识到培训的目的是以员工个人的利益和自我成为为重,将员工转化为有高附加值的人力资源。
八、结束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和知识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企业培训则是交流信息、增长知识、改善技能的重要途径。企业要谋求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将自身的愿景和员工个人发展规划以及系统化的培训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同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体系。电信企业因其具有行业特殊性,应该不断探索和制订适合于本行业及本企业特点的、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和利用策略。
引文注释:
1、 崔红梅 编著,《对企业培训管理模式的思考》,《中国培训》2002年第六期
2、 马志坚 石凤霞 编著,《国企留住人才完善培训体系》,《中国培训》2003年第三期
参考文献:
1、 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 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2、 张一驰 编著, 《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出版。
3、 夏良康 编著,《论企业有效培训》,《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一期
对电信企业培训工作的思考(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