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国中小券商目前所处的困境,接着指出了在成熟市场中,中小券商的定位和发展之路,而后,在提出了中国中小券商所需走出困境的前提后,论述了我国中小券商的发展和出路。中小券商要增强自身的规模和实力,要着力发展经纪业务,差异化和专业化才是中小券商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关键词】:中国中小券商 困境 差异化 专业化
【正文】: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受行政地域划分和条块分割的影响,出现了众多中小券商分散经营的格局。随着市场化越来越深入,监管和规范更加严格,中小券商的生存变得日益困难。当前证券业的利润趋于平均化,佣金实行浮动制,外资券商正在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小券商业务单一,资金实力小,规模小,在与少数大型综合类券商竞争并不丰厚的券业利润中几乎不占任何优势,中小券商作为证券业的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值得重视。从国外经验来看,中小券商是证券业市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极,与大型、超大型券商共同完成证券市场的独特功能,起着后者所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探讨我国中小券商当前的困境和未来发展方向,关系着中小券商的生存,也关系着我国证券市场的综合竞争力的形成。
一、国内中小券商面临的困境
(一)恶性无序竞争、违规经营、全行业亏损
1、 在经纪业务上,恶性无序竞争
从2002年开始实行浮动佣金制后,券商原3.5‰的佣金率至少下降到了3‰,再加之中国证券市场拥有数量过多的证券营业部,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导致佣金不断下降。一些地区经纪业务的平均佣金率已下降至万分之三的水平,个别券商只收极低的年费甚至打出“零佣金”招牌挤占市场份额。这使得以传统经纪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小券商收入不断降低。
2、 在自营与资产管理业务上,普遍的违规甚至违法操作使许多券商陷入了困境
在2002年前,“坐庄”是中小券商主要的自营赢利模式。在庄股模式破灭后,许多券商未能全身而退,手中还持有很多股票筹码。为了维持股价,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由于自有资金不足,就违法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国债回购或高息承揽委托理财,但股市的持续下跌,使许多券商的股票价格难以维持,出现了大幅的下跌,券商大幅亏损,像南方、闽发、德恒证券已经因资不抵债而被托管。
3、 全行业亏损
经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显示,受市场行情及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2004年114家券商实现营业收入169.44亿元,利润总额为-103 .64亿,扣减资产减值损失后利润总额为-149.93亿,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注1]。在之前的2003、2002年,证券业已经是连续两年全行业亏损了。
(二)政策监管的制约
1、 监管层对券商的业务范围限制过于严格
对券商的业务范围严格限制导致了券商业务模式的单一,造成券商缺乏多样化的盈利产品。对券商的业务范围严格限制还使许多本来就在自身营业范围内的业务也难以发展。券商的产品创新几乎每一次都不能顺利进行。券商的业务空间被大大压缩。券商经营的灵活性与创新性远远落后于同样处于困境的信托公司。同时,券商还面临着银行、信托、以及银行分离出来的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争抢业务的局面,这使得本已陷入困境的券商再次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 不能平等享受扶持政策
2004年监管当局停止了集合资产管理、三方监管委托理财和新的个人客户资产管理等三项业务。随后又用汇总纳税、创新试点、融资放开、集合理财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与其形成对冲。但是由于叫停的业务涉及所有券商,而一系列扶持政策却有严格的规模限制。总的来说,对券商的扶持政策实施的前提是将券商简单地按照规模和收益水平一分为二,划定鸿沟。政策倾向于净资产或净资本在10亿元以上的大券商,而对于中小券商来说,基本上与利好政策无缘。砍掉了原有的业务,新的业务又无资格开展,中小券商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三)综合实力薄弱
综合实力薄弱主要体现在规模小、资本实力弱,业务范围小及品种单一,高素质人才短缺。
1、 规模小、资本实力弱, 市场占有率低
据统计,截至2003年年末,我国全部券商的资产总额为4800多亿元,与美林证券资产总额相比不到其12%,与摩根士丹利资产总额相比不及其10%。中国证券市场85%的份额被15家左右的券商所占有。更进一步说,排名前20位的券商将至少占有90%的市场份额。而占券商数量80%强的中小券商,只占市场份额10%[注2]。
2、 业务单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